渔亭桥 ── 坐落渔亭镇漳水出口处,西岸旧有石桥称永济桥,东岸原系
木桥称
通济桥,两桥之间隔有中洲。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改建为
石桥,现存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重建的七孔
石拱桥,全长114米,宽5.6米,高8.2米。栏杆全用长方块石垒成,高大雄伟,为
黟县最大的石拱桥。
渔亭自古为县水陆交通唯一出口,河中有
小洲,古时依小洲架木桥两座,连接河东、河西,木桥常为洪水所冲断,行人甚感不便。明代,用石砌先建起西侧“
永济桥”,延至
清代,年久倾。清嘉庆《
黟县志》载:“旧为桥名永济桥,后改渔亭桥,久圮。
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杨乃贤捐资二千两兴建。乃贤死,其子天培续成。”仍名“
永济市”。在“永济桥”东侧,依旧为
木桥,名“
通济桥”,每被春水漂荡,行人苦之。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时知县孙维龙捐俸并倡劝邑绅士乐输,改建石桥,取名“
普济镇”与“永济”并峙。两桥之间为中洲,上有房舍、店铺,人称“中州街”。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
漳河“出蛟”,河水肆虐,中洲街庐舍漂没无存。
西递村人
胡贯三(字贯三)及渔亭集市士商捐资合力重修,并接两桥合并为一桥,仍用“永济、普济”名。石料取自岩下马栏坞优质茶石,历经百年后,又遭水毁。
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黟人汪俊卿、余文广、余桂芬、姚国仪等倡议,捐款重建,至
宣统二年(1910年)竣工。栏杆全用长方块石垒成,高大雄伟,为
黟县最大的
石拱桥。桥身两侧分别有
光绪丁未年十月所镌刻的“
永济桥”、“
普济桥”石刻各两块,故又名“双济桥”。桥旁原竖有
清代《渔亭通济、永济桥碑记》、《重修渔亭石桥碑记》碑刻两块,现已无存。民国24年(1935年),慈张公路建成,该桥作公路桥通车。
抗日战争时期,为阻止日军,
国民政府要炸毁该桥,幸得乡绅陈伯和等人力阻,才免于一劫。
渔亭桥曾几经整修,至今仍作为省道慈张线主要公路桥梁使用。1964年5月,分水尖、栏杆勾缝加固;8月,用40立方米2—4厘米石渣改铺泥结碎石桥面,长114米,解决了原条石桥面的跳车问题。1986年10月至1987年7月,安徽省公路局投资,黟县公路管理站组织施工,对
古桥进行加固、拓宽,铺设钢筋混泥土桥面。改造后,桥面行车道净宽7米,两测人行道宽0.7米桥面纵坡3%。上部为等截面石腹式石拱,矢跨比1/2;下部为浆砌条石重力式,总投资21.35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