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马路是中国
汕头市金平区的一条街道,东西走向。西起商平路,东至汕头市第三中学。全长2672米,路基宽18.3米到25米,双线四车道,混凝土路面。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是汕头最长的主干道,于1924年开始铺路。
明朝嘉靖,在现
南沙天后宫与崎碌之间,海面上浮现出一条沙脊,后来随着汕头埠的繁荣,这条沙脊被开辟为道路,起初叫 崎碌路,因这里是汕头埠临海的边缘,故起名为外马路。
1946年改称为
中正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又叫外马路,文革时期(1967年-1975年)一度称为 东方红大道,直到1975年再次恢复原名。从二十世纪初至中国大陆
改革开放之初的六、七十年间,外马路一直是
汕头市市区最宽最长的主干道,商业区,也是汕头的政治文化中心。
上海市静安区 外马路,是上海第一条新式马路。
上海开埠前已有60余条街道,都为石板和泥土路面,路宽仅2-3米。1846年英租界开始筑近代马路,老城厢也不敢示弱,那么上海人自己筑的第一条新式马路在那里?就是南市黄浦江边的外马路。南市外马路的修筑从动议到完工花了10年时间于1897年竣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