僖山汉画像石墓
僖山汉画像石墓
僖山汉画像石墓位于僖山南侧山腰,与金缕玉衣墓和王后墓相距100余米。该墓为东西向,墓门朝西,四壁用石条砌成墙壁,顶部用石条覆盖,最后再覆以封土。该墓的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前室四壁、墓门及门楣等部位,后室后壁和两侧室后壁刻有“十”字连环图案,墓门门楣上浮雕二龙穿壁。
正文
介绍
僖山汉画像石墓位于僖山南侧山腰,与金缕玉衣墓和王后墓相距100余米。1978年僖山村民取土时发现,同年进行了清理。墓内遗物虽早已被盗掘一空,但墓室结构完整,出土了十余块画像石。该墓为东西向,墓门朝西,四壁用石条砌成墙壁,顶部用石条覆盖,最后再覆以封土。该墓由墓门、前室。耳室、中室及两侧室组成,室内总长 5.45米,最宽处 3.58米。
该墓的画像石主要分布在前室四壁、墓门及门楣等部位,后室后壁和两侧室后壁刻有“十”字连环图案,墓门门楣上浮雕二龙穿壁。石门上刻朱雀铺首衔环,前室西壁为车行出骑图,图中有两辆辐车,为双轮,上有伞形车盖,乘2人,图中还有单骑7人,皆头戴高冠,身着长袍,腰束博带,其余三壁皆刻神兽,东壁有麒麟、鸟面兽身和人首龙身兽,南壁有鸟面兽、龙头虎身兽等,这些神兽姿态各异,活泼生动。
该墓画像内容丰富,珍禽异兽、二龙穿壁等反映了汉代人们心目中长生不老、羽化升仙的思想,车骑出行反映了墓主人来世仍然能够荣华富贵,过着高官厚禄的生活。其雕刻采用剔地浅浮雕形式,即先把画像的轮廓和细部刻出,然后把空地剔掉,这种画像石既不同于南阳市画像石古拙豪放,又不同于密县打虎亭画像工整细腻。画面布局匀称,线条疏密合理,粗细得当,被考古学家称之为豫东汉画像石的典型代表。它为研究汉代墓葬制度、建筑艺术、石刻画像艺术和汉代社会生活、意识形态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特色
前室及主室共有画像石6幅,内容多为神兽瑞兽(有应龙麒麟、鸟首兽、人面兽、熊、龙头虎身等)、人物、车马及几何图案,门查楣为“二龙穿壁”,为浅条疏密有致,图案边缘采用平行线和波浪纹,具有鲜明的豫东特色。该墓属东汉中期墓葬。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