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使谒见乾隆纪实
斯当东、叶笃义所著的书籍
借助外人眼光观察封建中国,近来已蔚成读书界的热门之一。但是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里有个“哑铃式”的现象:一头是西、葡、意等国传教士对明代中国的大量报导,一头是欧美各国来华人士对晚清社会的丰富记述,惟独自清代创建迄爱新觉罗·颙琰年间,也就是所谓清代鼎盛时期这一段,空白很多。其实,就在乾隆当国时期,曾有一个庞大的英国使团航海而来,在历时两年的访华期间,搜集了丰富的资料,《英使见乾隆纪实》就是使团负责人之一斯当东综合这些资料后的合成之作,以西方人的目光,对大清帝国盛世时代的中国社会,作了面面俱到具体入微的观察,出版后轰动世界,从此成为西方汉学家论述十八世纪中国社会的最权威的资源和依据。这次重印,又采用丰富的图象资料与译文相配,使读者在图文的相互动映中,获得更加形象生动的感受。
简介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1797年)是英国马戛尔尼使团于1792年至1794年访华的官方报告。该报告由该代表团的秘书乔治·伦纳德·斯当东爵士(1737-1801年)在返回英国后撰写,依据他自己的观察以及其他船员的笔记,包括他12岁的儿子乔治·托马斯·斯当东爵士。国王乔治三世的官方出版商威尔默公司和尼科尔公司于1797年出版了该报告。报告详细介绍了英国在中国的贸易活动,因此成为中西关系史研究的重要一手资料。尽管该使团的政治和经济抱负未能实现,但斯当东报告带回了对中国文化及其观察的详细描述,引起了西方的好奇,带来了该书的商业成功以及对马戛尔尼使团的几篇翻译和后续著作的出版。
出版历史和翻译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的原版报告包括两本包含斯当东撰写文字的四开本,以及一本地图集。地图集于1796年出版,但直到1798年才发行,其中包含基于画家威廉·亚历山大在这次任务中的第一手观察和中尉亨利·威廉·帕里什所作的草图绘制的28幅雕刻,以及16幅地图和规划。版画是由未参加这次使团的英国植物学家约瑟夫·班克斯挑选和编排的,托马斯·梅德兰后来根据亚历山大的例子制作了一些插图。1798年为乔治·尼科尔印刷了经修订的第二版,共两卷。美国版于1799年由罗伯特·坎贝尔委托,约翰·比伦在费城出版了包含两卷。英文文本在出版后不久被翻译成各种语言,包括德语荷兰语法语译本。
评论与争论
《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在英国受到好评,自耶稣会旅行记以来,英国对中国的浓厚兴趣一直持续。插画家威廉·亚历山大基于他为马戛尔尼使团所作插画的商业成功出版了几本有关中国习俗和服饰的书籍。随着英国对茶叶需求的增加,对贸易和繁荣的压力越来越大,导致英国对中国的报道变得批评起来。马戛尔尼使团的船员,如约翰·巴罗爵士,发表了后续报告,以负面角度描述了同一所使团。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用英国对贸易日益增长的挫败感来解释。
在《英使谒见乾隆纪实》出版的同一年,威尔默公司和牛顿公司还发表了萨缪尔·霍姆斯中士的作品,题为《霍姆斯:第十一轻骑兵团中士,萨缪尔·霍姆斯先生的日记,他在马戛尔尼勋爵的中国和鞑使团中担任护卫》。
对马戛尔尼使团的解释传统上指出文明的冲突,并认为马戛尔尼拒绝叩头是中国-英国关系的转折点。支持这种解释的影响力历史学家有阿兰·佩雷菲特和吉·爱尔·克兰默-本。然而,乔安娜·沃利-科恩和本杰明·爱尔曼等其他历史学家认为,19世纪之前英国和中国之间存在更复杂的互动关系。肯尼思·庞麦郎引用斯当东的报告强调中西方之间的经济相似性,并认为中国能源产生资源的劣势和欧洲获得新世界的机会导致了东西方之间的差异,而不是文化上的误解。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出版历史和翻译
评论与争论
外部链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