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华先生生于1933年11月,福建省大田人。1955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浙江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后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一直从事种子生理研究,曾任联合国FAO/IBPGR世界种子库标准化顾问委员会委员,农业部全国农作物种子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及国内其它单位顾问、理事、编委等;浙江农业大学兼职教授。1990年3月晋升为研究员,1996年8月退休。
郑光华先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
社会主义祖国,拥护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积极支持和参加党组织的各项活动。
在植物研究所工作的40多年中,他对工作一贯认真负责,学术思想活跃,学风正派,十分重视科研工作的科学性、严谨性和系统性,充分表现出一个科学工作者的认真工作态度和严谨的治学精神。
郑光华先生在
浙江大学学习阶段,就对作为植物生活史中极为重要阶段的种子所具有的“隐蔽生命”及其对严峻逆境胁迫的顽强适应能力产生深深的思索,由此对种子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以种子为题材的毕业实习论文就是其数十年从事种子科研生涯漫长道路上的第一步。
大学毕业后郑光华先生来到北京香山之麓的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植物园工作,从此,探索种子生命的奥秘,把握种子并使其为人类造福就成为郑光华先生坚持不懈的奋斗目标。在早期阶段,主要是结合植物园建园和植物引种栽培及种质保存的实际需要,首先着手种子贮藏、控制生命力,克服种子休眠、促进萌发及生活力的快速测定等方面的试验研究。研究成果除直接为建园所利用外,还为首都的绿化和园林建设提供科学资料、转化为生产力,如
结缕草、羊胡子草种子发芽和
七叶树种子贮藏技术等为园林生产所应用。在种子丧失生命力的机制和种子休眠机理等理论上也有所创新;与此同时,还开展了油瓜种子的性别鉴定和种子类似
激勃素物质提取和生物鉴定的研究,并获得了很有价值的资料,这在当时应属于国内独到之处。70年代中期,当时植物园正全力以赴为解决中国石油井压液胶、提高产油量,而从国外引种
瓜尔豆的工作。鉴于在北京初试引种的失败乃归咎早播烂种缺苗的问题,郑光华先生通过系列研究,终于解决了早播难关,并由此而引伸到各种
豆类种子萌发早期对水势、低温敏感性的系统研究,又进一步扩大到更多的农作物和
经济植物种子上,从而为国内首先开辟了种子吸胀冷害和渗透调控的新领域,并于80年代结合国家
三江平原攻关项目,承担主持“大豆抗寒早播丰产研究”课题。在持续十多年的大量研究与实践基础上,提出了种子萌发初始阶段的“双修补”新理论,并确立了新的“渗控”系统,将创新技术应用于农林
园艺生产上。到80年代末,面临着世界范围内急迫着手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严峻挑战,郑光华先生开始转而投入了为保护中国植物种质资源,结合国情建造经济实用的节能型种子基因库方向,随即与
联合国FAO/IBPGR签订合同项目,开展超干贮藏保存种子种质的系列研究。十多年来在FAO/IBPGR和国家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的连续大力资助下,在种子超干贮藏技术和理论上都有了系列进展与突破,在Nature上撰文引起国内外的广泛重视。
郑光华先生在《
自然》、《
中国科学》、《
科学通报》、《Seed Science \u0026 Technology》、《Seed Science Research》等刊物上发表论文共160多篇,撰写种子学专著5部,曾获
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和科技进步奖
三等奖。其中有不少的成果已相继直接或间接转化为生产力,有些论点与见解、技术与方法已被收入高校专业教材之中,对推动中国种子学科的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郑光华先生十分热爱植物学研究事业,他生命不息,工作不止,一直奋斗到生命的最后时刻,还念念不忘种子生理研究。他的不幸逝世是中国植物生理学和种子生物学事业的重大损失,也使我们失去了一位好师长、好朋友和好同志,我们将永远怀念他。我们要化悲痛为力量,以郑光华先生为榜样,努力学习,勤奋工作,为促进中国种子生理学事业的发展而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