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好女人
新好女人
“新好女人”一词最初是在1990年代末期出现的一个对女性的称呼,但在2012年由台湾“教育部”汉语辞典所给出的定义引起了广泛争议。
词语来源
这一概念最早由女性杂志《柯梦波丹》中文版在1995年的专题报道中提出,并在1999年被《光华杂志》再次提及。随后,台湾“教育部”在2000年修订汉语辞典时收录了这个新词并给出了相应的解释。
定义
2012年,台湾当局“教育部”重修词典,将“新好女人”定义为“以家庭为生活重心、爱慕丈夫、照顾子女,尽力维持婚姻生活的美满和谐”。然而,由于这一定义被认为带有对女权主义的倒退倾向,遭到了社会的普遍批评。同年5月23日,官方紧急对此进行了修改,在原有的定义之前加上了一句:“上世纪90年代末期对女性的称呼”。
社会影响
针对“新好女人”的定义,台湾性别平等教育协会秘书长赖友梅认为,这种定义强调了女性在婚姻和家庭中的角色,其价值完全依赖于丈夫和子女,这实际上等同于传统的父权观念。妇女新知基金会董事长陈昭如也指出,这样的定义强化了女性必须依附于家庭才能体现自身价值的传统刻板印象,使得女性的形象显得被动单一。此外,许多网民也表达了对这一定义的不满,有人甚至调侃说,没有孩子的女性就不能算是好女人,而单身女性更是不可能成为好女人。
目录
概述
词语来源
定义
社会影响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