倪俊声,评剧早期小生演员,倪派小生唱腔创始人。字秀岩,艺名银娃娃、九岁红,
河北省迁安市人。著名演员
张国强的曾外祖父 倪俊声8岁随父倪洪入唐山拜吴占奎(艺名
月明珠)为师,学习河北梆子,年末随师
唐山市加入莲花落吉庆班。
1910年至1918年间,他先后对《
刘伶醉酒》、《
卖油郎独占花魁》、《
打狗劝夫》、《败子回头》、《
杜十娘》、《
马寡妇开店》、《左连成告状》、《
回杯记》等戏小生唱腔进行改革创新,得到了
成兆才、余玉波(杨柳青)等人的支持与帮助,当时许多评剧生行演员争相学习。1918年至1929年,倪俊声辗转演出于东北三省各大、中城市,同其合作演出的有月明珠、
李金顺、郑锡武、贾兰亭等人。1929年至1945年,倪俊声到
黑龙江省克山县组织了评剧班社,同其合作演出的主要演员有
葡萄红(葡萄红)、阚子龄、
金开芳、李中(小白菜)、筱 黛玉、夏青(
小葡萄红)等。1945年东北解放,倪俊声受人民政府委托,正式组建了克山县评剧团并配合土地改革运动演出了《九件衣》《
恩仇记》等戏。1951年同克山县评剧团全体演职人员一起参加了黑龙江省评剧团(现
齐齐哈尔市评剧团)。他先后任副团长、艺术指导等职;参与了《
梁山伯与祝英台》(饰祝员外)、《孟姜女》(饰更夫)、《牛郎织女》(饰舅舅)、《圣人道》(饰陆和尚)、《张恕海》(饰老杨头)等戏的演出,并同
葡萄红一起为《雨过天晴好前程》、《埋金全兄》等剧目创腔。1956年调省戏曲学校(现省艺术学校)评剧科任教。在《张恕海》一戏中,他将两首
民俗音乐有机地合到一起,创造了一个男声的曲牌体唱腔,受到音乐家
马可的肯定。。
在评剧初创时期,倪俊声在莲花落音乐的基础上,吸收
京剧、河北梆子的唱腔及民间
说唱、民歌(道腔、当调)等精华,创造了评剧倪派小生唱腔。其特点是:曲调优美、朴实高亢、字正腔圆、又说又唱、唱谁象谁、准确大方。倪俊声在1949年后,的唱腔创作中,始终坚持和强调不搬用“老套子”,极力主张“死腔活唱”。除运用节奏、旋律等评剧自身的曲调变化,创造新唱腔、新板式来丰富原有的小生唱腔外,还积极吸收外来音乐成分。他借用女腔,调整、丰富男声唱腔,使评剧倪派小生唱腔进一步发展。
1962年,中共
黑龙江省省委宣传部、省文化局为倪俊声和
葡萄红共同举办了“名师收高徒”拜师会,进一步确立了倪俊声艺术在黑龙江省评剧界的地位。其弟子有
桂宝芬、
刘小楼、杨振邦、倪伟、艾景全、窦龄童、孙连芳、呼勋卿等。1970年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