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
中山大学二级学院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物理学系是中山先生1924年创立中山大学时建立的首批院系。
历史沿革
中山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成立于1996年,其前身物理学系是孙中山先生1924年创办中山大学时建立的首批学系。
1952年,全国院系调整时,中山大学物理学系与岭南大学物理学系合并组成新的中山大学物理学系。
1979年,无线电物理专业从物理学系分出。
1981年,理论物理和光学博士点恢复。
1984年,超快速激光光谱学国家重点实验室(首批国家重点实验室之一)筹建。
1985年,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国家首批博士后流动站之一)成立。
1993年,国家物理学人才培养基地成立。
1998年,物理学科成为首批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00年,光学工程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05年,力学系分出成立工学院。
2006年,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和微电子学系建立。
2007年,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成立。
2011年,材材料科学与工程成为博士、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
2015年,微电子学系分出成立微电子学院。
师资力量
学院历史上曾经拥有一批著名的物理学教授,包括1932中国物理学会创会会员:朱物华、柳金田、夏敬农、钟盛标、许阳、诸圣麟、朱志涤教授;解放初期中国物理学教育的前辈王子辅、高兆兰等;在教学科研方面有突出成就的李华钟郭硕鸿、张进修、莫党、鲍诚光罗蔚茵教授等。他们的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学院教学和科研奠定了深厚的基础,形成了学院务实、敬业、爱生的优良传统。
至2015年7月,学院有国家基金委创新群体1个,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教职工15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04人,实验技术人员32人,行政管理人员19人。教师中有专家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4人、讲座教授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8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人。
• 入选者:汤子康
•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王 彪 王雪华 杨国伟 李宝军
• 长江学者讲座教授:汤子康
• 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王 彪 杨国伟 李宝军 钟 凡 黄 丰    王雪华 陈 军 王成新
•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杨国伟 黄 丰 李宝军
• 青年入选者:钟定永 马 杰 周晓祺 凌家杰 尤郑
学科专业
学院教学条件优越,拥有物理学系、光学与光学工程系、国家级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国家理科基础科学研究和教学人才培养基地4个教学机构,致力打造“强理强工”特色,是广东省唯一同时拥有理学(物理学)和工学(光学工程、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硕士学位授予权一级学科单位;学院目前有物理学、光电信息科学与工程材料物理3个本科专业;拥有凝聚态物理国家重点学科和光学国家重点(培育)学科;拥有物理学、光学工程和材料科学与工程等3个博士后流动站。全院在读博士研究生101人,在读硕士研究生220人,在读本科生1016人。2009年学院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科学研究
学院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光电材料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广东省重点实验室(广东省低碳化学与过程节能重点实验室、广东省光伏技术重点实验室),1个广东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广东省生物分解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6个校级研究所/中心。
学院教师主持了如国家科技部“973”计划项目、国家“十五”“863”计划项目、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广东省“十五”科技攻关重大专项项目等各类科研项目,在研项目近150项。
近10年,学院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4项、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作为首席承担国家“973”和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7项,荣获“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称号。
• 国家973、重大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李志兵 杨国伟 王雪华 邓少芝 王雪华    许宁生余思远
• 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
• 功能定向生长和催化机理研究 主要完成人:沈培康得奖年份:2013
• 亚稳纳米材料生长的基础研究 主要完成人:杨国伟得奖年份:2011
• 纳米冷阴极及其器件研制 主要完成人:许宁生得奖年份:2007
• 金刚石及其相关薄膜的场致电子发射特征和机制 主要完成人:许宁生得奖年份:2001
对外交流
学院一贯重视学术交流与合作。先后主办和承办了“中国物理学会2012年秋季学术会议”、“国际激光科学研讨会暨第十四届激光科学研讨会”、“第十二届国际凝聚态理论与计算材料学会议”等重要会议。学院举办了“芙兰理工论坛”等高水平的学术交流活动,邀请了诺贝尔奖获得者t’Hooft教授、狄拉克奖得主Iliopoulas教授、美国科学院院士Patrick Lee教授等来华讲学和交流。学院每年有近200人次师生赴美、英、法、港澳台等境外知名高校及研究机构交流访问与合作,有多位教师应邀在国际学术会议上做特邀大会发言。学院参与了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主持的“阿尔法兹谱仪(AMS)”项目,成功研制了硅微条轨迹探测器的热控系统。与巴黎高等师范学院等单位联合开展了理论物理精英人才培养项目,聘请了国际著名专家来讲学。学院积极选送学生到大型国际合作项目接受科研实训。2009-2014年间,学院共派出25名本科生参加了欧洲核子研究中心组织的CERN国际夏令营。学院举办的“海峡两岸物理大学生科技文化交流活动”获得广东省高校学生事务管理精品项目奖,是目前国内物理类本科生交流中办得最为成功的活动之一。
参考资料
中山大学物流学院简介.中山大学物流学院官网.2021-04-23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师资力量
学科专业
科学研究
对外交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