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海清
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
杨海清,男,1983年12月出生于江西省,现任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专业领域:岩土工程、道路与铁道工程。获省部级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项,技术发明奖一等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SCI收录17篇,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5项,软件著作权1项。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2011.1,重庆大学任教。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岩土工程,从事岩石力学领域的研究。
主要贡献
在滑坡灾变过程时空预测理论模型、裂隙岩体动态损伤局部化理论和压应力状态下多裂纹扩展过程数值模拟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具备了一定的学术研究基础。
近五年来,申请者在国内外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其中SCI收录15篇,EI收录8篇,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
主要科研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滚刀作用下节理岩体宏细观破碎机理及破岩效率研究(编号:51879016),2019-202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基金:深部非贯通裂隙岩体松弛损伤机制与数值模拟(编号:51409026),2015-2017。
高等学校博士学科点专项科研基金:深部硬岩分区破裂化孕育演化过程及其动力灾变机制(编号:20120191120048),2012-2015。
流域水循环模拟与调控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研究基金:油-水-气相互作用下岩体中裂隙扩展连接机制实验研究(编号:IWHR-SKL-201416),2014-2016。
深埋洞室围岩开挖损伤区(EDZ)时空演化特征研究
针对深部岩体在施工期间变形和强度表现出来的特殊行为,研究了深埋洞室围岩破裂区时空演化特征,探讨了岩爆定量评估模型,提出了含多裂隙岩体破裂区演化多尺度扩展有限元和RKPM数值模拟方法,揭示了TBM复合地层破岩机理。成果发表SCI收录论文10余篇,获省部级二等奖1项。
崩滑体失稳后灾变机理及其对周边建筑物冲击作用研究
针对崩滑体失稳后对周边建筑物产生的破坏作用,建立了崩滑体失稳后沿三维地形运动过程弹簧变形块分析模型,提出了崩滑体对建筑物冲击作用分析方法。相关成果发表SCI、EI收录论文10余篇,获软件著作权1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3项。
社会活动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工程风险与保险分会第三届理事。
获得奖项
参考资料
杨海清-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重庆大学土木工程学院.2021-03-11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教育经历
工作经历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社会活动
获得奖项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