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陉关
太行山内一条隘道
井陉县关,井陉县西面太行山“井陉”之口,因此得名。古人谓其地四面高平,中部低下如井,因称井陉。实际上,“井陉”是太行山内一条隘道。
吕氏春秋》、《淮南子》称“井陉”为天下九塞之一,所以它自古著名。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井陉关,要隘名。即旧关,又称土门关,古九塞之一。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县北井陉山上。又县西有故关,乃井陉西出之口。是太行进入古为华北平原的重要关隘。“井陉”是太行山内一条隘道。
井陉关汉朝即在此口置关,它与南面的壶关县、天井关合称“上党郡三关”(因与上党郡连界)。
唐以后称土门关或井陉关不一,明清时都称井陉关。《述征记》谓“井陉县”为太行八陉中第五陉。(1.太行山自北而南,由山麓山脊,险峻不可攀越。古人谓独有八处相通微径,称为八陉。它们是:1.关陉,2.太行陉,3.白陉,4.口陉,5.井陉,6.飞狐陉,7.蒲阴陉,8.军都陉。)
吕氏春秋》、《淮南子》称“井陉”为天下九塞之一,所以它自古著名。
地形地貌
太行山由北向南迤逦而来,层峦叠岭,几无间断,平均海拔在1500米以上,到了这里山势更高。由于太行山为褶皱断块山,东麓有大断层切过,因此东坡特别陡峻,如同秦岭北坡一样,难以攀登,成为晋冀之间交通的大阻。好在太行山内部也有许多断裂带,一些沿断层谷发育的河流,由西向东,穿过山脊,注入华北平原,它们为太行山东西两方交往提供了天然孔道。著名的“井陉县”就是这样一条孔道。那里有滹沱河支流绵河(也称桃河)横穿断裂谷流出,其沿河隘道使是“井陉”,即太行第五陉。由“井陉”东出,可直达古代河北省重镇真定州(今正定县),入华北平原;西出,上山西高原,通晋中政治中心太原,并可转入渭河平原。这条通道把太行山东西两方及广大地区连结起来,大大方便了北方的交通。“井陉”两边石壁峭狭,车不能方轨,骑不能并行,险厌难行,但古代晋冀间或北方有战争,东西两方行军多取道于此。特别这里是古代政治中心,关中地区通向河北的驿道所经,这条驿道在真定州与太行山东麓南北大驿道相接,北通燕及辽东。这更增强了“井陉县”的重要地位。
历史沿革
并陉关背负太行,遥对华北平原,扼晋冀交通咽喉,战略地位十分重要,为军事上所必争。
由于“井陉”之重要,所以历史上这里战争频繁。
赵武灵王二十年(前306年),赵武灵王进攻中山,一直攻到了中山国都城灵寿(今河北平山)附近的宁葭(今河北获鹿北),彻底控制了井陉。
秦始皇十五年(前232),秦军分数路伐赵,一军从太原市出,攻取了赵的“井陉”,进至番吾(今灵寿县西南),与赵将李牧的部队相遇,双方展开大战。当时赵国还是七雄中较强的一国,秦军力不能支,战败逃归。史称此战后数年秦军不敢再攻赵。隔了三年秦乘赵国内有灾难,又大举出兵攻赵。秦大将王翦率军攻井陉县,赵军战败。秦军即由此长驱直进赵都城邯郸市城下。赵分兵数路阻击秦军,秦军屡战不能胜。王乃用离间计,使赵王夺了大将李牧的兵权,赵军不战自弱,最后秦军攻破邯郸,赵国亡。
秦始皇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死,一行遂从井陉抵达九原。
胡亥二年(前208年),赵王武臣使李良略太原市,至石邑,秦兵塞井陉,未能前。
在秦末楚汉战争之际,这里演出过战争史上极辉煌的一幕,就是汉王刘邦的军队与赵军之战。公元前204年,刘邦韩信、张耳东下井陉县击赵(其时赵已复国)。赵聚兵“井陉”口以阻汉军。汉军暂屯于“井陉”西口军城(即后来的娘子关)。当时,赵军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优于汉军,况且地形也对赵军有利。谋士李左车向统帅陈馀建议:“韩信乘胜远征,其锋不可挡。今井陉之道,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看来粮草必在其后,如能一方面出奇兵从间道绝其重,一方面深沟高垒,坚守不与战,使其求战不得,后退无路,而野又无所掠,那时乘机出击,必可打败韩信、张耳的军队。”不想陈余轻敌,不听劝告,又不严守井陉县,坚决主战,韩信迅速挑选二千轻骑,半夜从小路迂回到赵军大营侧翼,隐伏待击。次晨,韩信和张耳率主力出旧关,并在绵河东岸摆下“背水阵”,引诱赵军出击。果然,赵军倾巢而出,追击汉军。汉军伏兵乘虚抢占了赵军营寨。赵军见此大乱。汉军乘势前后夹击,大败赵军。杀了陈馀,还擒了赵王。这一仗是战争史上又一次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有名战例。它为刘邦从背后牵制项羽的军队,最后消灭项羽起了很大的作用。
东晋太元十八年(393),慕容垂自中山伐西燕,遣慕容等分道出井陉县,攻太原市。太元二十一年(396),拓跋焘后燕,自晋阳偷开韩信故道,遂出井陉,取中山。
北魏兴光二年(455),北方少数民族丁零数千家匿井陉山中为盗,陆真讨平之。武泰初年(528),起义军领袖葛荣据有冀、定以北。忻州市部长尔朱荣,请帅所部自井陉以北,滏口以西(滏口,见河南武安市),分据险要,攻其肘腋。遂勒兵召集义勇,北捍马邑,东塞井陉。普泰初年(531),高欢举兵信都,尔朱兆自晋阳出井陉,取殷州,欢击败之于广阿。次年,尔朱兆复攻高欢于邺,败保太原市,欢寻自邺引兵入滏口,遣别将厍狄干井陉县击兆,兆北走。
北周建德五年(576),北周克北齐首都晋阳。齐高孝珩请以幽州兵入土门,取并州。
仁寿末年,汉王杨谅举兵并州,分遣其将刘建出井陉,略燕赵。诏李子胡发幽州兵击却之。
唐武德三年(620),窦建德南渡黄河,救王世充虎牢关之战李渊诏并州总管刘世让出土门,取窦建德都城。调露初,突厥降部叛,寇定州市李治诏将军曹怀舜屯井陉以备之。
唐天宝末年,安禄山造反,派养子安忠志屯军土门,又使其将李钦凑守“井陉县”口,以防唐军西来。常山知府颜杲卿起兵,杀李钦凑,声言朝廷已遣大军下井陉,河北省诸郡皆响应。不久,常山为贼将史思明所陷。李光弼出井陉,遂复常山。郭子仪复自井陉东出,与光弼合军,声大振。既而闻潼关县陷见陕西省重险,光弼等乃复入井陉,留兵守常山。诸将惧力不敌,遣宗仙运请信都太守乌承恩,曰常山北控燕冀,路通河洛,有井陉之险,足以扼其咽喉,莫若移据常山而守之。乌承恩不能用。
唐宝应初年,征回纥汗国兵讨史朝义洛阳市,药子昂奉诏劳回纥于忻州市,请回纥自土门略邢、卫、怀而南,不从。会昌四年(844),发诸道兵讨泽、潞,太原兵乘间作乱。诏命王元逵自土门入,应接王军。景福二年(893),李克用败镇冀兵于平山,进下井陉县,寻引还。光化二年(899),朱温葛从周救魏博,破幽州兵,乘势自土门攻山西省,拔承天军承天军。光化五年(902),朱温侵河东,使葛从周以、郓及成德军入自土门,趋太原市。又别将白奉会成德兵,亦自井陉入,拔承天军。
后梁开平四年,朱温谋并、镇、定。镇、定请救于晋,晋王李存勖周德威引兵出井陉矿区,屯赵州以拒梁兵。
后唐清泰末,辽朝围晋安寨,赵德钧请自土门路西援。
后晋末年,契丹入汴,分军自土门西寇河东。既而契丹北还,刘知远称帝于晋阳。进群臣议进取,诸将咸请出师井陉县,攻取镇、魏,先定河北省,则河南省拱手自服矣。
后周显德六年,命李重进自土门击北汉,败北绿营于柏井见阳曲县
宋太平兴国中,车驾自太原市幸常山,由土门路。
北宋末年,宋将种师闵与金将完颜宗望激战于井陉,被金兵所败,斡离不遂入唐宋古城,陷真定城。接着长驱南下,攻取宋京开封市
至正十八年,刘福通之党关铎等大掠晋冀,分军四出,察罕勒重兵屯列要隘,塞井陉,杜太行,击却之。
明初取元都亦自真定而西入井陉,下平定州市
古代井陉关虽然常被战争烟云笼罩,可是井陉县这个地方是个自然风光秀丽的地方。井陉县东有著名的苍岩山,风景秀丽迷人。石灰岩构成的峰峦层层起伏,危崖峭壁,重林苍郁,殿阁楼台掩映于山麓古木之间,透出宁静、雅致和庄严。从山脚沿涧入山,一路上怪石嶙峋,树根盘结交错,奇姿异态,宛如盆景。山上有福庆寺,相传为隋炀帝长女南阳公主出家为尼处。石磴道三百六十余级通达寺前。
门悬一副深具禅味的金字对联:“宝殿无灯凭月照,山门不锁待云封。”门前峭立石壁,飞架三孔石桥,上建桥楼殿。从下仰望天空,仅露一线。昔人有诗云:“千丈虹桥望入微,天光云彩共楼飞。”叹为奇景。山上还有苍山书院、藏经楼、公主祠等建筑及岩关锁翠、风泉漱玉、阴崖石乳等十六景。瀑布清泉,飞珠散玉,禅房古刹,碑碣夹道,步步引人入胜,享有“五岳奇秀揽一山,太行山群峰唯苍岩”的盛名。游览此处,令人心旷神怡。
旅游信息
交通
现在石家庄市太原市石太铁路和冀晋公路干线都经过“井陉矿区”或其附近,这里仍是联结太行山东西两方,河北省山西高原中部的交通要冲之地。
主要景观
主要关隘
井陉关,是就地域而言,即井陉县全境。它包括西故关、娘子关和东旧关。所谓“古称险要,固南一大关键”的说法和史载“车不得方轨,骑不能成列”的羊肠一线之险,便是就此而言。而狭义的井陉关,一般则是指故关(又叫固关,汉唐时代及以前便曾设为关隘,屯兵宿戌。明正统二年修复,改名故关)后代又称固关,称呼不一,因时而变。因固关是西北入冀之锁钥,故有“依籍特重”的说法。
同时,狭义的井陉关,又多指土门关而言(现在的土门关在鹿泉区境),《唐书·地理志》称:“镇州获鹿有井陉关,又名土门关。”所谓土门重地,东扼水燕赵,“而远通秦晋,诚东西之咽喉,而往来之冲要也。……几与潼关蒲坂等”的说法,便是指此而言。而旧关和土门关,又统称为井陉口,即井陉关,不过是关分为二而已。
需要说明的是,《辞海》(一九七九年版)称:“井陉关,又名土门关,故址在今河北省井陉北井陉山上。”明显是错了。土门关不是在井陉县北,而是在县东,且是在今鹿泉市境内。
价值意义
历史地位
井陉关在历史上的地位极其重要,它不仅是历来兵家必争的要地,而且也是东西交通的必经之道。在古代交通工具不发达的情况下,其地位便益加突出,久享“燕晋通”的盛誉。就是在大力发展经济建设的今天,其地位也只能不断提高。特别是石太铁路电气化的建成,更显示了它在四化建设中的重要性,只不过其含义稍有不同而已。
井陉关四面环山,关前太平河终年流淌,关内丘缓道宽,直达华北平原,关上险峰叠翠,环境优美。原有四座关楼,分别坐落在因关而生的东、西土门村村口处,现存阁楼三座,即东土门西阁,西土门东、西阁,皆用条石砌基、拱券门洞,门洞上有砖砌楼阁。清雍正八年(1730年)正月题写的石刻“三省通衢”匾额,嵌于东土门西阁的西券门上。西土门东阁券门嵌有乾隆二十二年(1757年)题刻的“山辉川媚”四字,西阁券门上嵌有明崇祯十一年(1638年)题刻的“山陕通衢”四字。阁楼下有秦汉时代修建的石砌古驿道近300米。那些被岁月和车马踏磨得崎岖不平、光滑残破的块块巨石,作为历史的见证,仍无声地向游人述说着关门所经历的悲壮。
秦汉至明清,隶书记载发生在井陉关的战争多达17次。其中最著名的就是汉将军韩信指挥的“背水之战”。汉高祖三年(前204年),韩信率军攻赵,在井陉县关外破釜沉舟,背水而战,士兵因无退路,舍命与赵军拼杀,最终击败赵军大获全胜,在中国军事史上留下了以少胜多、名垂千古的战例。现在井陉关附近尚有“韩信山”,山上有凿石而成的旗杆眼和作战抛石处等多处遗迹可寻,有关传说故事多达50余则。站在关口,虽不见当年的金戈铁马、滚滚烽烟,仍能体察古代战场的残酷和悲壮。关口阁楼附近的古戏楼遗迹、历代重修关门的碑记、文人墨客的碑刻诗文、照壁墙、韩信庙和关林等遗迹,常使游人抚今思昔、流连忘返。
井陉关作为“太行八陉”之第五陉的东出口,既是秦汉以来的军事要塞、屯兵重地,也是晋、陕、冀三省经济文化交往的交通枢纽和邮递驿站。
文化活动
文学作品
唐代诗人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诗:“万里鸣鐎斗三军井陉县。”
清代戊戌六君子”之一谭嗣同《井陉关》:“无限苍茫怀古意,题诗独上井陉关。”
参考资料
井陉关.国学网.2014-07-02
目录
概述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地形地貌
历史沿革
旅游信息
交通
主要景观
主要关隘
价值意义
历史地位
文化活动
文学作品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