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拉西龙(属名Blasisaurus),学名来自“Blasi”(地名,布拉西,位于
西班牙)及拉丁语中的“Saurus”(意为“蜥蜴”),意思是“布拉西的蜥蜴”。布拉西龙的模式种被命名为卡氏布拉西龙(Blasisaurus canudoi),种名则是献给著名的古生物学家卡奴多(Dr.Jose Lgnacio Canudo)。
布拉西龙的化石发现于西班牙
韦斯卡的布拉西地区,这里位于西班牙的东北部,靠近
比利牛斯山。布拉西龙的化石包括两部分:正模标本(编号 MPZ99)包括左齿骨、左颧骨及左颌骨碎片等;副模标本(编号 MPZ2009)仅有一块右泪骨。这些化石的产出
地层属于上白垩统的阿伦组地层(Arén Formation),年代为
白垩纪最后期的
马斯特里赫特阶。
古生物学家对发现的化石进行了研究和比对,并在2010年出版的《加拿大地球科学月刊》(Canadian Journal of
地球 Sciences)上发表了名为《Blasisaurus canudoi gen. et sp. nov., a new lambeosaurine
恐龙总目 (
鸭嘴龙科) from the Latest Cretaceous of Are\u0026acute;n (Huesca, Spain)》的论文,将这种新的
鸭嘴龙科命名为布拉西龙。
根据破碎的
头骨化石,古生物学家推测布拉西龙体长在4米至5米之间,体重在1.5吨左右,是一种小型的
鸭嘴龙科恐龙。与其他大部分后期的鸭嘴龙科成员一样,布拉西龙长有长长的前部具有扁平嘴巴的脑袋、灵活的脖子、强壮的身体、粗长的尾巴和健壮的四肢。布拉西龙的头顶具有突起的头饰,这是
鸭嘴龙科下
赖氏龙亚科的特征之一。
化石研究显示,布拉西龙有独特的颧骨和狭窄的下窝,这区别于发现同
地层的艾瑞龙(Arenysaurus),而且其齿骨没有第二牙脊使它们显示很特殊。系统发育分析把布拉西龙和艾瑞龙归为同一个分支,这个小分支适于基础的赖氏龙亚科(lambeosaurine),但比
青岛龙(
青岛龙)和
牙克煞龙属(
牙克煞龙属)更衍化。
包括布拉西龙在内的许多发现于
欧洲的
鸭嘴龙科恐龙,它们都曾经生存在
马斯特里赫特阶欧洲的一系列大型的岛屿上。这些化石的发现在古生物地理分布上证明了
赖氏龙亚科恐龙在晚
白垩纪后期可能从
亚洲大陆横跨间断的陆桥发生一次或多次的扩散事件,对研究白垩纪时期
鸭嘴龙科向欧洲的扩散提供了宝贵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