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达皇后
昭怀皇后,生于1087年,是北宋第八位皇帝
宋徽宗的挚爱伴侣,其身份由御侍逐步晋升为宫中四妃之首的正一品贵妃,地位显赫。在皇室生活中,她共为宋徽宗诞育了三个儿子与三个女儿,总计六个孩子,展现了深厚的母仪之德。然而,天不假年,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七月二十二日,这位贤淑的皇后在
靖康之变 (公元1127年)的阴云笼罩之前便已离世,享年二十七岁,被初谥为明达懿文贵妃。同年九月二十日,为表彰其生前功绩与哀悼之情,宋徽宗追册她为皇后,并赐以“明达皇后”的尊谥,让她的传奇一生得以永载史册。
人物生平
晋升贵妃
刘姓,出身寒微,但是进宫后不久就获得了
宋徽宗的宠爱。
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四月,为御侍,也就是皇上身边的侍从。
崇宁元年(公元1102年)十二月,封为寿安郡君。
崇宁二年(公元1103年)三月,为
赵佶生下第五女茂德帝姬·赵福金,进封为才人。
崇宁三年(公元1104年)七月,进封美人。
崇宁四年(公元1105年)生下第八女安淑帝姬,四月,进封
婕妤。
大观元年(公元1107年)正月,生下第八子济阳郡王·赵,二月进封
郭布罗·婉容,九月进封婉仪。十二月,生下第十一子祈王·
赵模。
大观二年(公元1108年)正月,进封
正一品德妃,二月,进封正一品
淑妃。
大观三年(公元1109年)生下第十四女德帝姬·赵富金,四月,进封为四妃之首的正一品
贵妃。
最后于政和元年(公元1111年)八月,又生下第十八子信王·
赵榛。
公元1127年
靖康之变之后,除
刘姓本人、女儿安淑帝姬在此之前已经去世外,其余儿女都同
赵佶一起被俘北上,押往
金朝。
追封皇后
政和三年(公元1113年)的七月二十二日,天妒红颜,刘氏因病香消玉殒,年仅二十七岁,她的离世让徽宗沉浸在无尽的悲痛之中。为缅怀这位深爱的妃子,赋诗多首,字里行间满溢着对刘氏无尽的思念与哀悼。更为罕见的是,他毅然决然地追封刘氏为明达皇后,这一举动不仅彰显了徽宗对刘氏生前恩宠的延续,也打破了常规礼制,因为在通常情况下,追封皇后多为特殊情境下的权宜之计,而刘氏生前虽位至贵妃,却非皇后或未来皇帝之母,此等殊荣实属罕见。
宋徽宗对
刘姓的追封不仅体现在名分之上,更在于其背后的深厚情感与非凡意义。整个追封仪式庄重而隆重,所耗费用亦颇为昂贵,这不仅仅是对刘氏个人的一种肯定,更是对她们之间深情厚谊的永恒铭记。
人物轶事
徽宗在她去世三四年之后,还一度沉浸在悲伤之中,大臣于是上奏说,他曾经询问道士
王老志,道士说明达皇后是上真紫虚元君,并数次在他们之间传递讯息,据说另一位更有影响力的道士
林灵素也曾帮助徽宗与这位爱妃进行沟通。林灵素在一个夜晚设置礁坛,然后用“飞符”召唤明达皇后。他向
赵佶报告说,他的爱妃正在参加
王母娘娘的
宴会,但她听到了徽宗的召唤后,马上就赶来了。当她出现在徽宗面前时,看上去就和生前一模一样,她对徽宗说“臣妾昔为仙官主者,因神霄相会,思凡得罪,下人间,今业缘已满,还遂旧职。”明达皇后离开之前,二人还聊到了一些家族成员。
刘氏在去世之前,曾亲手在院子里种植
芭蕉,并且说:“这芭蕉正在生长,可惜我已经来不及看着它长大了。”不久,
刘姓果然就病倒了,于是刘氏身边的侍从急忙去告诉
赵佶,宋徽宗刚开始以为刘氏只是得了轻微的小病,并没有太多在意,后来侍从不得不催促宋徽宗去看看刘氏,等他到了刘氏的宫中后,刘氏已经去世了,宋徽宗这才后悔莫及,特别地悲痛,于是将她的
谥号特别加封到四个字,为明达懿文贵妃。并且用音乐的方式记述刘氏的生平。之后,宋徽宗又仿照
赵祯追封
张贵妃为
张皇后的方式,也追赠刘氏为皇后,谥号为明达皇后。《
宋大诏令集》卷第二十·皇后下·追命中,有追册刘氏为皇后,和特追册刘氏为明达皇后的册文各一篇。
家庭情况
刘氏父亲是刘彦清,因为刘氏的缘故,去世后追赠为
太师。
史料记载
追封册文
我效仿古代圣明的君主,将仁德教化施行于天下,深知必须得到贤内助的帮助,方能辅助我成就伟业。贵妃刘氏,自初入宫时便陪伴于我,她的性情天然纯良,心怀忧国忧民,致力于举荐贤能之士,远离奸佞小人。她谦卑有礼,不自我夸耀,行动敏捷而言语谨慎。她深谙生死之理,通晓命运之道,面对生命的终结能够坦然不惧。当天空中出现异常的白气,预示着她不幸离世时,我深感悲痛。依据礼仪,应当给予她应有的
谥号。
现在,我审阅了皇后
显肃皇后所上的奏章,其中并无丝毫嫉妒之心,反而流露出对淑女的赞赏与喜爱。皇后亲自权衡斟酌,恳切地请求追封
贵妃刘氏为皇后,此举足以垂范后世,勉励六宫之人。我赞赏皇后的诚挚之心,认为这是有利于国家教化的善举,因此决定依皇后所奏,追册赠贵妃刘氏为皇后。
同时,对于贵妃的陵墓,我们将它视为园陵,并设置祠殿以供祭祀。在给予谥号时,我们选择“明达”二字,以表彰她生前的明智与通达。其余礼仪规制,均按照皇后的标准执行,但务必力求简约,不铺张浪费。我已命令
太常寺详细商议此事,并将结果上报于我。
明达懿文贵妃刘氏特追册明达皇后制政和三年八月十九日
门下省众卿,朕深谙古训,致力于实现先王之道,同时心中常怀对贤内助的感念,因此决定隆重地追赠已故
贵妃刘姓以彰显其深厚功德。今日,朕特颁布此明诏,向朝廷内外宣布这一决定。
已故明达懿文贵妃刘氏,性情温婉和顺,举止娴雅,与众不同。她自始至终保持谨慎,言语不多,笑容罕见,却心怀善念,日夜忧勤,为国为家操劳不息。她深谙生死之道,面对生命的终结毫无畏惧,展现出超凡脱俗的生死观。她去世时,异香经久不散,白气冲天,这是上天对她美德的认可与褒奖。因此,朕决定以礼葬之,以表敬意。
皇后郑氏亦对刘氏怀有深厚的敬意,她乐于见到贤淑女子入宫,并忧虑于如何选拔贤能之士。在
刘姓去世后,皇后深感痛惜,同时亦对其美德赞不绝口,认为刘氏虽已离世,但其名分尚未得到应有的提升,生前死后的待遇不应有所差别。于是,皇后亲自上书,恳请朕追赠刘氏以更高的名号。
朕深感皇后之诚,亦嘉许刘氏生前无嫉妒之心,行为端正,故决定遵循旧制,追赠刘氏为皇后,以此表彰其美德,并激励后宫嫔妃,垂范万世。啊,如此美好的德行,就如同华丽的
礼服般适宜得体;唉,怀念这位贤淑之人,她的美名将如彤管之笔,永远闪耀在历史的长河中。虽然刘氏已逝,无法再作,但愿她的神灵能够安息,并继续享受后人的敬仰与怀念。朕意已决,此事可行。
册封册文
刘贵妃出身卑微,然而她入宫后却得到了极大的幸运,凭借自己的才华与品德,从才人的身份一步步晋升为贵妃。她生育了济阳郡王赵棫、祁王
赵模以及信王
赵榛,为皇室血脉的延续做出了贡献。然而,命运弄人,政和三年秋季,刘贵妃不幸离世。
在离世之前,刘贵妃曾在庭院中亲手种植了一株
香蕉树,并感慨地说:“只怕这芭蕉长成之时,我已无法亲眼见到了。”不久之后,她的
预言竟然成真,芭蕉茁壮成长,而她却已离世。身边侍从急忙将这一消息禀告给皇帝,皇帝初时以为她只是微恙,并未太过在意,还打算前往探望她。然而,当他赶到时,刘贵妃已经离世,这突如其来的噩耗让皇帝悲痛欲绝,深感惋惜。
为了纪念刘贵妃的生平功德,皇帝特意赐予她“明达懿文”四字
谥号,以表彰她明智豁达、文采斐然的品质。同时,他还命人将刘贵妃的生平事迹谱写成乐曲,在宫廷中传唱,以缅怀她的美好形象。
此外,皇帝还打算效仿前朝
张皇后的例子,对刘贵妃进行追封。他让皇后上表请求追封刘贵妃为皇后,并最终册赠她为皇后,同时保留了“明达”这一谥号。
《宋会要辑稿》后妃一
明达皇后刘氏
太师彦清的女儿,于元符三年四月被选入宫中担任御侍一职。随着时间的推移,她的地位逐渐提升:崇宁元年十二月,被封为寿安郡君;次年三月,晋升为才人;再隔一年,即
崇宁三年七月,进封为美人;崇宁四年四月,又晋升为婕妤。到了大观元年二月,她更进一步被册封为婉容,同年九月再升为婉仪。大观二年正月,她被封为德妃,仅隔一个月,二月时又晋升为淑妃。大观三年四月,她终于被册封为贵妃。
这位贵妃生育了济阳郡王赵棫、祁王
赵模(原记载中的“祈王”为误,应为“祁王”)、信王
赵榛,以及茂德公主、安淑公主、洵德公主。然而,她的生命却在
政和三年七月二十二日戛然而止,年仅二十七岁。朝廷赐予她“明达懿文”的
谥号,并将她安葬在昭先(此处原文“□”可能代表缺失的地名或建筑名)积庆院。政和三年九月二十日,朝廷决定追册她为皇后,但谥号仅保留了“明达”二字。同时,她的陵墓被尊称为园陵,并设立了祠殿以供后人祭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