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南大佛寺
咸通年间建立的寺庙
潼南区大佛寺,位于潼南县城西北1.5公里的定明山下,存有大佛阁、观音殿、玉皇殿、鉴亭四座木结构古建筑。其中大佛阁依山傍水而建,是七檐歇山式建筑,景象壮观,阁内的释迦牟尼佛坐像是凿崖而成,高18.43米,神态庄严,这尊大佛俗称“八丈金仙”,以其为中心,在东西长达里许的崖壁上有历代骚人墨客留下的题记、诗咏、碑碣、造像等83则。
潼南大佛寺还位于潼南城区西郊,背靠定明山,面临涪江,是国家4A级旅游景区和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景区内保存着长达1400多年的儒、释、道三教摩崖造像126龛928尊,有世界第一室内饰金大佛“七檐佛阁”、我国古代四大回音建筑之一的“石磴琴声”、全国最大的摩崖石刻顶天“佛”字、罕见的天然回音壁“海潮音”等十八胜景,还有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和朝廷重臣撰写的碑文楹联、碑刻、题词,这些都是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历史沿革
1956年8月,重庆潼南大佛寺被定为省级首批重点保护文物;1999年,评为重庆市风景名胜区;2006年被国务院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8月景区成功创建国家AAA(3A)级景区;2014年9月,重庆潼南大佛寺风景区正式被国家旅游局批准为国家AAAA(4A)风景名胜区。潼南大佛寺于唐咸通年间(860-873年)始建于遂州遂宁县,初名“定名院”,又名“南禅寺”。后因宋朝在寺内依山凿一大佛,改称“大佛寺”。明朝在大雕像之上覆盖七重飞阁以蔽风雨,今尚完好,江南第一大佛历史上曾重建三次,前两次(1151年,1278年)分别由邓利成、冯、清晖所建;最后一次是民国十一年重建。
潼南大佛寺今存有大佛阁、观音殿、玉皇殿、鉴亭四座木结构古建筑,多系清末遗物。玉皇殿始建于民国11年(1922),据说原是当地百姓为求雨祭天而建。玉皇殿和大佛殿之间的观音殿,建于宋元年间,1946年重建,内塑千手观音。据说,观音列于佛祖右侧,是潼南大佛寺有别于其他寺院丛林的地方。
七檐佛阁左侧的崖壁上,集中标刻有七个年代的洪水标记线和题记。题刻始刻于明,续有明正德十四年(1519)、清乾隆四十六年(1781)、同治十二年(1873)、光绪十五年(1889)、民国三十四年(1945)和1981年的大洪水标记线。这些不同年代的洪水标记线集中于一处,可以比较历次涪江洪水在此境内的高程,对探索古代洪水的演变规律,具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景区景点
潼南大佛
潼南大佛为佛、道二家共同凿造的一尊大型摩岩饰金大佛,是石刻造像中罕见的珍品,位列“蜀中四大佛”之一,是我国第一大金佛,世界第七大佛,被中、外文物专家誉为“金佛之冠”。有"看高大到乐山市,看精美到潼南区"之说。
潼南大佛宋碑载其高八丈,号金仙,故称"八丈金仙",俗呼"金大佛",通高18.43米,头长4.3米,耳长2.74米。结坐,袒胸,套双领外衣,左手置于膝间,右手平胸,施无畏印,佛身各部分比例匀称,衣纹流畅,形态逼真,体态庄严肃穆,双目炯炯传神,气势尤为雄伟。
据碑记所载,潼南大佛寺的大佛,身、首的开凿年代相距甚远。佛首凿于唐咸通元年(860),成于广明元年(880)。佛身开凿始于北宋靖康元年(1126),历时26年,于南宋绍兴二十一(1151)凿成。整座佛像开凿前后共历时290多年。
大佛凿就后,南宋绍兴二十二年(1152),为了给佛像饰金,又进一步对佛像加工细磨,该寺僧人法修还远赴泸州市,向泸州刺史冯檝化缘。冯檝是一位虔诚的信佛居士,慷慨以俸金用作金饰,还亲自撰文刻碑记事。绍兴市二十二年(1152)二月,大佛装銮饰金完成,至此大佛通身贴金。后来,在清嘉庆七年(1802)、同治九年(1870)、民国三年(1914)和民国十年(1921),大佛又先后4次重装金身,至今保存完好,光灿炫目。
在大佛寺东岩陡峭的岩壁上,保存有开凿于隋开皇十一年(591)与大业六年(610)的道教造像三龛,不仅是重庆市最早的摩崖石刻造像,也是中国西南地区最早的石刻造像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
大佛殿
大佛殿又称大像阁,始建时为五檐,尽用琉璃覆盖,灿烂辉煌,是我国最早使用全琉璃顶的古建筑之一,后经历代维修,明朝时改建为七檐。而如此高大的古建筑,所有梁、、柱、枋之交接处,据说没用一铁一钉。
大佛殿依山傍水而建,为七檐歇山式建筑,殿高33米,依岩面江,重檐起翘,结构独特,巍峨壮观,令人油然而生“萧寺遥藏白云顶,仰观万仞排嶙峋”之慨。
七情台
七檐佛阁左边,是七情台。七情台古称“大佛洞”,又称“石磴琴声”。42级宽大的石磴,摩崖而凿,宛若42根琴弦,当游人拾级而上时,脚下便会发出“咚咚”的琴音,更为奇妙的是,其中七级回声特别清越洪亮,犹如槌击编钟,又似弹奏乐器,故称“七步弹琴”。据说,“石磴琴声”凿于明代宣德年间(1426-1435),比天坛的回音壁还早建100多年,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回音建筑之一。
七情台上,有一亭,叫长乐亭,据墙上刻的《长乐亭记》介绍,登亭远眺,水天一色,青色万点拥禅关,令人心旷神怡,故名“长乐”。
鉴亭
七情台下,另有一亭,叫做“了翁亭”,又称“鉴亭”,南宋理学家魏了翁先生创修,高15米,宝刹擎空,亭角飞翘,亭映碧水,秀丽壮观。
玉皇殿
始建于民国十一年(1922年),原是百姓为求雨祭天所建,潼南区道教太极创始人陈抟故里,道教最高神玉皇大帝与佛祖释迦牟尼并尊,是佛道融合的有力见证。
人文记载
题记碑刻
七情台再往左,是沿江的丹崖绝壁,在长达里许的崖壁上,留有历代骚人墨客书镌的题记、诗咏、碑碣、造像等83则,镏金楹联镌刻20则,水文题刻5则,龛窟104个,佛像700余躯。
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这个巨大的“佛”字。这个刻在陡峭笔立的岩壁之上的“佛”字,高8.85米,宽6.78米,占据岩面60平方米,为清同治九年(1870年)云岩弗乘所书,是我国第一大摩岩佛字。
“佛”字质朴遒劲,刚健挺拔,笔力千钧,足踏江岸,头顶蓝天,所以也称“顶天佛字”,又叫“立地成佛”。“佛”前江中恰好独立一石,状若双手合掌,朝“佛”字顶礼膜拜,平添几许佛法无边,顽石点头悟禅机的灵气。
翠屏秋月
在平整如削的岩壁之上,藤蔓交织,苍翠碧绿,而岩壁中央有一团与四周颜色迥异的橙黄色石纹,组成了一个椭圆形的清晰月影,奇妙的是无论岩石如何风化剥落,其月影依然如故。古人题为“翠屏秋月”。清人题咏:“山灵奇诡不可测,何时飞出一轮月。夕日照尽两朝人,今日照人头又白。”
海潮音
在丹崖的最左面,岩顶有一块酷似老鹰的巨大怪石,因而人们又称“鹰岩”。当行人肃立岩前,平心静气,聚精会神,便会听到一片海潮轰鸣之声从岩壁深处传出,因此,这里被称为“海潮音”。
交通信息
在重庆汽车乘坐开往潼南区的班车,到达后可步行或乘出租车前往。
参考资料
潼南大佛寺.携程.2023-11-03
重庆市潼南区 六养潼南生态之旅.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农村部.2024-02-02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景区景点
潼南大佛
大佛殿
七情台
鉴亭
玉皇殿
人文记载
题记碑刻
翠屏秋月
海潮音
交通信息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