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卫卢沟桥》,歌曲名称,冼星海作曲,描述了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以北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
作曲背景
《保卫卢沟桥》
1937年7月7曰,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以北进行挑衅性军事演习,以一名士兵失踪为借口,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这一无理要求遭到拒绝,日军当即炮轰宛平县城和卢沟桥。中国驻军第29军官兵奋起反抗,击退日军数次进攻。7月7日揭开了全国抗日战争序幕,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史称“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
曲:冼星海
歌词
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最后关头已临到,牺牲到底不屈挠;飞机坦克来勿怕,大刀挥起敌人跑!卢沟桥!卢沟桥!国家存亡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委屈忍痛和平保,无可避免上刺刀;自卫应战理气壮,挺剑而起是今朝!卢沟桥!卢沟桥!为国争光在此桥!卢沟桥!卢沟桥!男儿坟墓在此桥!豺狼入室露牙爪,南北堕突真逍遥;快快拼起民族命,最后胜利是吾曹!卢沟桥!卢沟桥!立功报国在此桥!
卢沟桥
东方文化的象征
卢沟桥
一般认为。卢沟桥始建于金大定二十九年(1189年),完成于明昌三年(1192年)。这座桥是当时世界上技术含量最先进,难度最大,最为美丽、壮观的一座桥,在世界桥梁建筑史上占有重要位置。
1290年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在此经过,他对这座美丽绝伦的东方桥梁发出了由衷地赞叹,称它是“它是世界上最好的、独一无二的桥”。并由他将桥的图样和建筑技术详细传入欧洲。因此,欧洲人称卢沟桥为马可·波罗桥,卢沟桥在欧洲人眼睛里就是东方文明的象征。
卢沟桥坐落在北京母亲河——永定河上。
永定河发源于三晋雁北宁武,东至津门与海河交汇流入渤海。全长747公里、流域面积47016平方公里,流经山西、内蒙古、河北、北京、天津等五大省区市。据《山海经》 、 《汉书·地理志》 、 《水经注》等古籍记载,永定河有过许多名字,如浴水、治水、清泉河、高梁河、桑干河、卢沟、浑河、小黄河、无定河……,都曾是永定河的名字。这些名字是永定河的代号,更反映了她的个性。
永定河养育了西起晋北,东至渤海之滨的广袤北国大地!特别养育了五朝古都北京,养育了历史文明十万年!
11万年前,永定河边的“前桑峪人”(门头沟)接过北京猿人的火炬,度过了“人兽相揖别”的人类进化关键时刻;一万年前,“东胡林人”(门头沟)飞土逐肉,适应了自然,也改造了自己;那位戴着小蚌壳项链的美丽东胡林少女,正是我们北京,乃至亚洲人类的始祖……。
黄草梁(门头沟)一定记得,约五千年前,因对生命与宇宙的关系看法不一,黄帝、炎帝、蚩尤三帝在黄草梁西北部一带的广阔山野间,展开了一场龙虎逞威的大争斗。但,不管是胜利者,还是失败者,作为都是喝过永定河水的华夏子孙,他们都是推动了历史前进的优秀祖先。
3000年前的西周青铜盂,清晰铭刻着周王封燕,北京建城的史事;斋堂马栏村一带的丰茂水草,一定记得后唐李克用、李存父子在这里饲养铁骑,并演绎了一段“晋王三矢”的故事,以及,最终让宋代大文学家欧阳修留下了“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的千古感叹!
由于人类活动的范围加大,环境逐年恶化,永定河水也日渐浑浊,含沙量剧增。到了金代,这条当时叫做卢沟的大河已是“泥淖淤塞,积滓成浅,不能胜舟”。从此,永定河变得积淤善决、狂肆不羁,屡屡泛滥为患,成了一条让人头疼的“害河”。
因此,永定河又有了“浑河”、“小黄河”、“无定河”等等诨号。
公元1698年,康熙大帝特为无定河赐名永定河!江山永定,海晏河清,是千百年来,人民的美好梦想。但,这个梦想的真正实现,却是在新中国建立以后的事情。
石刻艺术之经典
石狮子是卢沟桥最典型的艺术标志。
石狮
金代以前,卢沟桥这个地方只是永定河上许多渡口中的一个,河上只有简易浮桥。金大定年间(1189年)始建的这座石桥,为11孔联拱式,全长266.5米,宽7.5米,最宽处可达9.3米。整个桥体为石结构,关键部位均用银锭铁榫连接。卢沟桥的桥墩是专门为适应永定河狂暴、汹涌的水流而特别设计的,桥墩下面呈船形,迎水面砌作分水尖,外形很像一条船头尖尖的小船,其作用能很好抗击流水的冲击。显示了古代造桥者的高超智慧。卢沟桥于1444年重修。后,该桥曾被洪水冲毁,于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再次重建。
卢沟桥桥面由桥面伏石、仰天石、桥面石三层组成。石栏杆279间,栏板279块,望柱281根,柱高1.4米。栏杆每间是望柱,柱头刻莲座,座下刻荷叶墩,柱顶刻狮子。这些石狮子大小不一、形态各异。它们有作仰天状的,有注视桥面的;还有游戏状,呼喊状的。这些狮子有雌有雄,雌狮逗小狮玩耍,母爱动人;雄狮游戏弄绣球,憨态可掬……极富情趣和美感。北京民间早有歇后语:“卢沟桥的石狮子——数不清”;《帝京景物略》中也说,卢沟桥的石狮子是“数之辄不尽”。1962年,北京市有关部门专门组织了一次石狮子的仔细清点,共统计出有大小石狮子485个。但,在1979年的复查中,却又增加发现了17个,这样,石狮子的总数就变成了502个。总之,卢沟桥以他高超的技术含量和精美的石狮雕刻艺术享誉中外,为世界上一大奇观。因永定河而有卢沟桥,因卢沟桥才有了北京城。为此,康熙、乾隆二帝都曾树过建卢沟桥碑,特别是乾隆在树修卢沟桥碑时,还题了“卢沟晓月”及建了考察永定河诗碑的碑亭。这些都表明这座桥在最高统治者心目中的重要位置。
长安桥为汉、唐人送客的好地方。而在金、元、明、清时,能很好寄托离愁别绪的就只有卢沟桥了。当离别之人在野店畅谈经夜,于清晨相互拱手拜别时,只有长桥晓月、卢水晨星能体现人的悲凉心境。面对此景此情,那些奔命的商贾、迁客,失意的骚人、儒生。都不免会感叹人生之无常,世事之诡谲。而这就是燕京八景之一——“卢沟晓月”最动人之处了。
民族精神的象征
《保卫卢沟桥》
卢沟桥东为宛平县城,这是为了防御李自成农民军进攻京城,而于崇祯末年(约1638年——1640年)建的。当时叫拱北城,或称拱极城,意为拱卫北京的城。宛平城只开东西二城门。城门有瓮城,有闸楼,东城楼称顺治门,西城楼称威严门。该城整体呈典型明代建筑风格。二城门间距640米,城池宽320米,青砖结构。此城虽是全国最小的县城,却城池坚固,规格很高。城内主要建筑是军队的营房、仓库、马厩等。城东有观音庵,城西有兴隆寺。西城外至卢沟桥之间有旅店、茶楼、酒肆、大车店、民宅等。卢沟桥和拱北城(拱极城)是两处军事要地。卢沟桥为交通咽喉,拱北城为屯兵之地。二者互为依存,相互支持,缺一不可。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侵略军进逼华北,宋哲元将军虽率所部在长城给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取得了中国人民和中国军队对日作战的第一次重大胜利。但终因得不到政府支持,而泪洒长城。
长城抗战结束后,日寇近逼京津,一步步染指华北。1937年7月7日,驻丰台日军在卢沟桥畔中国守军防区内进行军事演习。演习结束后,日军借口失踪一名士兵(后查明,该士兵大便后迷路,不久就归队了),无理要求进入中国军队防守的宛平城搜查,遭到中国守军的拒绝。日军遂向位于桥东的宛平城和卢沟桥发动攻击,并企图强夺卢沟桥。爱国将领宋哲元率二十九军全体爱国将士,在日本侵略军野蛮无理的挑衅和攻击下,忍无可忍,奋起抗击,打响了中华民族全面抗击日本侵略者的第一枪。这就是历史著名的“七七事变”,或“卢沟桥事变”。
“卢沟桥事变”标志着中华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开始。从此,中国人民团结起来,前仆后继,与日本侵略者进行了八年英勇斗争,终于在1945年打败了日本侵略者,取得了民族解放的最后胜利。同时,抗日战争也使中国战场成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一个重要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做出了重大贡献。
至今,卢沟桥的望柱以及宛平城城墙上,当年日军的罪恶弹痕犹清晰可见。卢沟古桥现今已成为全国重点保护文物,只准行人步行通过,目前,卢沟桥、宛平城,及后来建造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雕塑园以及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已经成为目前全国最大的纪念抗日战争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