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仲轩(1915—2004),名軏,字仲轩,天津
宁河区人,形意拳大师
唐维禄、
尚云祥、
薛颠的弟子,武林名号“二先生”。其父系和母系均为京津地区的官宦,因遵守“武林人士不能有官场身份”的门规,放弃做官机会。他34岁自武林退隐,遵守与尚云祥的誓言,一生未收徒弟。晚年于《武魂》杂志上发表系列文章,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和拳理,被誉为“中华武学最后一个高峰期的最后一位见证者”,在海内外武术界引起了巨大反响。
清朝灭亡后,民间习武的禁忌被打破,为解救民族危机,
孙中山、
冯玉祥等政界领袖提倡武风,甚至直接在武术馆任职,中华武学呈现出一个高峰期,其中形意拳一门风光无限,代表着武术实战的最高水平。
在李仲轩的记述中,
薛颠等武林前辈的功夫之高让现代人看来简直匪夷所思,有兴趣的人可以去看这本书,从中可以窥测传统中华武术的神奇与厉害。
李仲轩先生年轻时,拜入三位形意拳大师门下,后退隐几十年,未曾受过武术表演化和商品化潮流的侵扰,他所见证的三位大师的生活、功夫造诣,令人窥见了原汁原味的中华武学。李仲轩先生生于书香门第,被
唐维禄悉心培养,被
尚云祥、薛颠破例收于门下,三位大师看重的是他的文化素质。果然,一个甲子过去,人间经过又一个轮回,当三位大师的徒弟一辈人尽数凋零的时候,李仲轩凭借他的文化素质,给世人留下了三位大师的言行和武学。
李仲轩的三位师父唐维禄、尚云祥、
薛颠是民国武林的巅峰人物,其在武林的地位与当时张大千与
徐悲鸿在美术界的地位相当
第四,武术来源于道家文化,但当今往往练武是练武、道学是道学,武术失去了上通道学的途径,此书则把两者沟通在一起,说出了武术的无限进境。第五,明清之际,一个叫的姬际可人无意在一破庙发现了半卷《
武穆遗书》,并由此创建了内家拳的第一个拳种——形意拳。此后,这半卷《武穆遗书》一直作为形意拳的镇派之宝被传下去。
金庸在他的名著《
射雕英雄传》里就用了这个典故,《逝去的武林》一书刊登了现存的《武穆遗书》的习武口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