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大学
历史学系成立至今已逾八十年。1928年,日本殖民政府设置
台北帝国大学,台大历史系前身即为帝大文政学部下设之史学科,是
台湾省第一个历史学教研机构。史学科阶段历17年,中国史、西洋史与日本史领域皆有名师坐镇,东南亚史(南洋史)与
人类学观点下的台湾史研究(土俗人种学)尤为其特色。
历史沿革
1945年11月,台大历史系改制为台湾大学历史学系。原史学科教员离台返日的同时,一批优秀的历史学家由中国大陆来到台湾,任教台大历史系,将近代中国的史学方法与成果移植至台湾,成为台大历史系的珍贵传统。在50、60年代政治与社会环境不利的条件下,台大历史系师生仍谨守学术分寸,续领
历史学潮流。60年代後期,许多曾负海外的学者以各种方式启发研究者与学子,并引入欧美
社会科学的方法,为
台湾省史学界注入新能量、开创新领域,台大历史系师生是这波潮流的主要实践者。於此同时,国内历史系所亦竞相设立,各有其特色与优势,与台大历史系既相互合作又良性竞争,促使台湾史学进一步蓬勃发展。
80年代中期起,受益於政经环境改善,台大历史系的史学研究更趋自由与多元,特别在台湾史与西洋史领域,发展尤其显著。自90年代後期,
世界史研究受到重视,台大历史系也加强世界史师资,特别是欧洲史及东亚史领域。此亦反映台大历史系引领
历史学新方向的努力。
台大历史系含大学部、硕士班及博士班。硕士班与博士班分别设立於1957、1967年,皆为国内
历史教育机构之创举,目前采系所合一的制度。台大历史系目前专任教师约三十名,学术专业为中国史之教师约占一半,另一半则分属台湾史与世界史(以欧美为主)。
教学理念
台大历史系强调中国史、台湾史与世界史等三大范畴的修习。大学生必须修习各范畴的通史课程一或二学年。我们重视完整的史学训练,故大学生必修史学名著、
史学史与史学
方法论等课程。而选修课程丰富、多元与自由更是台大历史系的特色。
在教学理念上,我们兼顾
历史学专业训练与人文
通识教育。硕士班研究生的专业则反映台大历史系的师资与
台湾省史学研究的现况,约一半研究生专攻中国史,另一半分属台湾史与西洋史。博士班研究生在90年代之前,几乎都从事中国史研究,其後则有不少研究生致力於台湾史。另一方面,历史学一直是台湾大学的校定必修课,相关通识课程也是主要由台大历史系教师开授。我们使历史学不仅是专业,也是台大
博雅教育的核心。
总之,台大历史系的办学理念如下:台大历史系最大特色是拥有国内素质优秀的学生,愿意从事
历史学专业工作的人数比例也最高。因此,由大学部以至硕士班、博士班,培养未来的史学研究人才,是台大历史系的使命。台大历史系强调史学作为一种专业的特性,也同时推动历史学作为一门高级通识的角色。除了培养专业的教研人才,也使台大历史系大学部学生能以历史学为(进阶的)基础学问,有助其将来从事其他事业。另一方面,台大历史系也教育、培养本校非历史系学生的历史素养,尽到历史学门应负的职责。
当前目标
二十一世纪以来,
历史学研究的大环境有了相当的改变。为因应外在局势,并顺势
自我提升,我们积极发展新的教研制度,并在系内建立研究团队。「教研平台」是其中最主要的计画。我们衡量台大历史系的研究现况与未来展望,认为有几个领域并可重点突破,故初期藉教育部「迈向顶尖大学计画」的奖助,整合系上学者(含研究生)与研究资源,设置了数个教研平台。在2008年,有五个教研平台,分别是「文化交流史」、「
台湾省与海洋亚洲研究」、「
中原地区中古近世史」、「中国学术思想史」与「中国近现代史」。目前成果显著,可参看几个平台所刊行的研究通讯,台大历史系的网站供全文浏览。
此外,台大历史系长期经营《台大历史学报》,由独立的编辑委员会运作。该期刊是台湾最好的
历史学期刊之一,并於2009年获选为目前国科会人文学研究中心中试行之人文学核心期刊(历史学)。
我们也开始试办专业期刊,以经营优质的学术社群。目前已发行《台湾与海洋亚洲研究通讯》与《中国中古近世史研究通讯》。
研究计划
2003年,本校开始执行「
研究型大学整合计画」,2006年,则开始执行「迈向顶尖大学计画」,积极推动新的教研理念,落实新时代的新教育。新时代的史学环境变化也很大,故台大历史系积极因应,明确制定台大历史系的教育目标,以作为台大历史系师生的共识。经2008学年下学期第1次系务会议讨论,我们依据本校与文学院的教育目标,制定出台大历史系之教育目标如下:
(一)历史系学士班:具备专业历史知识,掌握史学方法,学习历史写作,能独立思考、关怀社会,并具全球视野。
(二)历史研究所硕士班:具备专门领域知识,熟悉该专门领域研究方法及成果,获得学术研究及论文写作之训练。
(三)历史研究所博士班:具备有进行专门领域独立研究之能力,研究议题具原创性并能予以深化。
未来展望
基於上述教育目标,台大历史系制定之近期(2007至2011学年度)发展计画的总体目标,主要有三:
(一)提升课程品质,以培育第一流学生。
(二)加强研究质量,形成卓越研究团队。
(三)辅导学生就业,并增进对社会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