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海豚,又称河豚,仅产于长江、恒河、
印度河和亚马逊河。因环境污染和严重捕杀,淡水海豚数量急剧下降,到2006年时长江水域的淡水海豚已经灭绝。在未来的50年内,淡水海豚将可能成为第一种灭绝的哺乳动物。
印度河盲豚濒临灭绝,被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临 灭绝动物名单。虽然它们多年来受到救护免于绝种,但生育能力14年来一直没有明显增强。自然资源保护者们担心它们会失去生育能力,一些国际自然资源保护机构宣布它们是濒危物种。
印度河盲豚也受到国际濒危物种贸易公约的保护。巴基斯坦30年前就禁猎印度河盲豚,并为它们在南方辛特河省修建了一个自然保护区。保护区位于印度河沿岸,长170公里。巴基斯坦野生动物保护部门称,人们1974年第一次对印度河盲豚的数量进行评估时其数量是138头,12年后增至429头。但此后其数量就没有多大增加,1999年印度河盲豚数量是499头。印度河盲豚是“盲海豚”,像蝙蝠一样,它们靠非凡的听觉和回音定位系统“看”东西。它们在水中侧身游泳,用其鳍肢和嘴沿河床和河边探路,因此,它们生活在浅水中。
印度河盲豚数量近十几年来没有明显增加,自然资源保护者们将其归咎于印度河上的农业灌溉拦河坝,认为这些拦河坝人为地把上游和下游的海豚分隔开了。在洪水泛滥时期,印度河盲豚经常在试图翻越拦河大坝时受伤。当拦河坝开闸向灌溉渠放水时,常有海豚滑进。而当人们准备清除渠道的淤泥关闭闸门时,一些海豚便死在渠中。此外,专家们认为影响印度河盲豚生育的因素还有河水中的污染。70年代初,人们在顾都和萨卡尔两个拦河坝之间的印度河段建立海豚保护区。科学研究证明,这一河段的水中有铜、汞和锰等重金属。专家们说,这些重金属能够严重地影响海豚生育系统的正常功能,甚至会使它们不能生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