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背蟾蜍(Bufo raddei),俗名
蟾蜍,为
两栖纲、
蟾蜍科、花背蟾蜍属的动物。体长6-7厘米,雄
蟾蜍背面呈
橄榄黄色,雌蟾蜍背面为浅绿色,有美丽酱色花斑。四肢有
褐色花斑,腹面为乳白色,无斑点。液浸标本红点多不见,深色斑纹清晰。花背蟾蜍主要栖息于草石下或土洞内,冬季集群在沙土中
冬眠,黄昏外出觅食。 花背蟾蜍的俗名来源于其背上的花纹,正中央常有一条浅绿色细纵线,始于头端至肛部。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
宁夏回族自治区。花背蟾蜍曾隶属于蟾蜍科,后隶属于花背蟾蜍属。
介绍
命名人Strauch
形态描述
体长平均60毫米左右,
雌性最大者可达8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颊部向外侧倾斜;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略大于眼间距,
鼓膜显著,椭圆形。
前肢粗短;指细短,指长顺序3、1、2、4,第1、3指几等长,第4指颇短;关节下瘤不成对;外掌突大而圆,
栗色,内掌小色浅。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肩或肩后端,左右跟部不相遇,足比胫长,趾短,趾端黑色或深棕色;趾侧均有缘膜,基部相连成半蹼;关节下瘤小而清晰,内突较大色深,外跖突很小色浅。
雄性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
雌性疣粒较少,耳后腺大而扁;四肢及腹部较平滑。雄性背面多呈
橄榄黄色,有不规则的花斑,疣粒上有红点;雌性背面浅绿色,花斑酱色,疣粒上也有红点;头后背正中常有浅绿色脊线,上颌缘及四肢有
栗色纹。两性腹面均为乳白色,一般无斑点,少数有黑色分散的小斑点。雄性皮肤较粗,前肢粗壮,内侧三指基部有黑色婚垫,有单咽下内声囊。
生活习性
白昼多匿居于草石下或土洞内,黄昏时出外寻食。冬季成群穴居在沙土中。
花背蟾蜍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强,在省内海拔3300米以下的各种环境中,如农田、草原、森林或
荒漠边缘、山地或河、湖岸边都有其活动的踪迹。白天多隐匿于农作物、草丛下、石块下和土洞内,黄昏后外出活动。但是,在
产卵季节,它们昼夜都在活动。蟾了发出“咕呵----咕呵----……."的阵阵叫声,与雌蟾所以然对后即不再叫。
西宁市地区产卵期多在4月中旬至5月下旬,6月沿有少数抱对产卵的两性。卵带一般挂在水塘、水坑边的水草或漂浮于水面的枯枝烂叶下。
蝌蚪多群集于岸边水草间
腐殖质较丰富处。6月下旬以后,开始出现
变态完毕的幼蟾。
地理分布
经济价值
花背蟾蜍主要
捕食直翅目、
膜翅目、
鞘翅目和
鳞翅目等危害农作物和牧草的昆虫及其
美国白灯蛾,是农牧业生产上的有益动物。民间常将此种
蟾蜍入药,制成蟾干或取
蟾酥,其应用如同
中华蟾蜍,但功效是否同于大蟾蜍,尚有等待进一步的研究。
药理作用
药材
1、蟾酥为蟾蜍耳后腺所分泌的浆液。4-8月捕捉,捕后洗净,刮浆。刮浆时,大拇指放在蟾蜍颈部,余指握住蟾体,再用铜镊子夹其耳后腺,不要过分用力,一、二次即可将白浆汁夹出,用40目筛过筛,除去杂质,将筛滤过的浆摊在玻璃板上,厚度以3-4毫米为宜,或将筛滤过的浆汁晒至七成干后,再揉细腻做成
薄饼,置于阳光下晒干或
烘干。温度在40℃-60℃为宜。因各地加工方法不同,药材形状各异。一般分片
蟾酥、团蟾酥两种。片赡酥呈不规则片状,大小不一,厚约2-3毫米,上面粗糙,下面平坦。黄褐色或淡
褐色,质脆易折断。遇水即泛出白色乳状液。团蟾酥一般多为扁圆形团块或饼状。直径约7-8厘米,厚约1厘米。呈棕紫色或紫黑色,表面平坦光滑,质坚硬,不易折断。断面胶质样而光亮。
2、干蟾的生药
性状,体形较中华
中华蟾蜍为小,腹部无黑斑。
3、
蟾蜍胆为蟾蜍的
胆囊,春至秋捕蟾蜍,剖腹取胆囊,鲜用。
应用
1.
蟾酥蟾蜍耳后腺以及皮肤腺瘤分泌的白色浆液叫蟾酥。
蟾酥是中药瑰宝,有解毒、消肿、止痛等功效,具有强心、利尿、抗癌、麻醉、抗辐射、增加
白细胞等新用途,可以治疗
心力衰竭、口腔炎、
慢性咽炎、咽喉肿痛、
皮肤癌等。
2.蟾衣(皮)即干燥蛤蟆皮。蟾皮性凉,味辛,有微毒。内服清热解毒,利水消胀,外用解毒散肿。可以治疗
食道癌、
胃癌、
鼻咽癌、
肝癌、子宫癌、淋巴癌、心力衰竭、乙肝、肝腹水等症
3.干蟾即
无尾目肉。性寒,味辛,有毒。干蟾可解毒医疮,消积化症,是治小儿疾之良药。内服善攻,外敷善拔,用于治疗
白血病、
肝硬化、
肺结核、肿瘤、食道癌、
慢性支气管炎等。
其他如蟾头、蟾舌、蟾肝、蟾胆等,也都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应用
1.
蟾酥有解毒、消肿、止痛、强心之功。主治疮发背、无名肿毒、咽喉肿痛、
龋病痛、小儿
疳疾、
心力衰竭等。用量0.01-0.03克,外用适量。
2.干蟾有解毒散肿之功。主治肿疮毒、
小儿疳积等。近年也有用于治疗
胃癌的。用量0.12-0.18克。
3.
蟾蜍胆有镇咳、祛痰、平喘、消炎之功。用治
气管炎。用量1-3只。
外形特征
花背蟾蜍体形较小,一般60mm左右;指细而尖,第四指短,达第三指远端第二关节下瘤或为第三指的1/2;外突远小于内蹠突;雄蟾声音囊无色素。
花背蟾蜍,
两栖纲,
蟾蜍科。体长6-7cm。雄蟾蜍背面橄榄黄色,皮肤粗糙,密布大小疣,上有许多小白刺。雌
蟾蜍背面浅绿色,有深褐色或酱黑色花斑,瘰疣稀疏,皮肤较光滑。腹面乳白色,满布扁平小疣。口后有大疣。耳后腺大而扁平。
雄性皮肤粗糙,头部、上眼睑及背面密布不等大的疣粒,
雌性疣粒较少,耳后腺大而扁;四肢及腹部较平滑。
生活环境
白昼多匿居于草石下或土洞内。冬季成群穴居在沙土中。体长60毫米左右,最大的雌性可达80毫米;头宽大于头长;吻端圆,吻棱显著;鼻间距略小于眼间距;耳后腺大略扁;
鼓膜明显;无犁骨齿;上下颌均无齿;舌长圆形;后端无缺刻。前肢粗短;指趾略扁平,末端黑色;指长顺序3、1、2、4;指关节下瘤不成对;外掌突大,圆形、
栗色,内侧者小,色浅。后肢短,胫跗关节前达肩或不到肩,左右跟部不相遇;除第一趾外,趾侧均有缘膜,基部相连成半蹼;内蹠突较大,无外蹠突。
皮肤粗糙,头部、上眼及背面面满布大小不等的疣粒,
雄性更甚;耳后腺体大,四肢及腹面皮肤较平滑。
雄蟾背面多呈
橄榄黄色。雌蟾多为浅绿色;疣粒灰色,上面有红点;雌蟾背呈绿灰色,上有美丽酱色花斑,疣粒上多有土红色点,故名此蟾为花背蟾蜍;背正中央常有一浅绿色细纵线,始自头端至肛部;四肢有
褐色石斑鱼;腹面为乳白色,一般无斑点,少数则斑点之。液浸标本红点多不见而深色斑纹清晰。
雄性内侧三指的基部有黑色婚垫,前肢粗壮;有单咽下内声囊。
蝌蚪体笨重,深灰色,
尾鳍乳白色;后肢发育良好时,全长30—50毫米;唇齿式为I:1—1/Ⅲ,仅口角处有唇乳突。
保护
该物种已被列入
中原地区国家林业局2000年8月1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遗传研究
1.黄河兰州段花背蟾蜍
染色体2n=22,核型组成为20m+2sm,NF=44。
2.花背蟾蜍染色体由6对大染色体和5对小染色体组成。全部染色体为中部和亚中部着丝点,根据
着丝粒的大小和位置,可分为四组:A组(1~2);B组(3~6);C组(7~9);D组(10~11)。其中第4
染色体是唯一可清楚观察到
随机性随体的染色体,本实验在雌雄个体之间没有发现与性别决定有关的染色体存在。
3.花背蟾蜍Ag-NORs主要位于
4号染色体短臂末端,另外在4号染色体长臂末端也有Ag-NORs出现。
4.采用微核试验法,对
兰州市地区,皋兰地区与刘家峡地区各段
黄河水质诱发花背蟾蜍
蝌蚪红细胞微核及核异常进行了比较研究。以曝气后自来水为
对照组,一周后,兰州组诱发蝌蚪红细胞微核率及核异常率均大于对照组(P\u003c0.05),兰州组诱发微核细胞率均明显高于另外两个组(P\u003c0.05),而
皋兰县组诱发微核率及核异常率(100%、50%浓度组)与对照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u003e0.05)。
5.对兰州组,皋兰组与刘家峡组花背蟾蜍成体的
血细胞微核率进行比较研究,结果发现兰州组的微核率与皋兰组和刘家峡组均有
显著性差异(P\u003c0.05)。
6.对
兰州市组、刘家峡组与皋兰组花背蟾蜍骨髓细胞SCE测试相比较,兰州组与刘家峡组的SCE出现频率有显著差别(P\u003c0.05),兰州组与皋兰组的SCE出现频率也有显著差别(P\u003c0.05),测得花背蟾蜍骨髓细胞SCE值(7.43±0.30,8.57±0.12,11.0±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