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西哈拉镇位于县城西北2千米处,全镇面积为241.6平方千米,耕地1733.3公顷。2008年,辖12个社区,总人口5286户2.6万人。镇党委辖1个党总支、29个党支部658名党员。有“五好”社区党支部11个,“五好”学校党支部8个,群众满意基层站所3个,县级文明社区6个,地区级文明社区3个,县级“五四”红旗团支部10个,地区级“五四”红旗团支部2个,县级“五好”妇代会6个。
概况
伊西哈拉镇地势北高南低,
库车河和干涸河道将全乡分割成3个长条。乌-喀公路横穿境内,
独库公路从境内北入
天山,交通便利,通讯快捷,具有环城发展农业,二、三产业的便利条件。
境内有自治区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龟兹古城、克孜尔哈石窟寺、
克孜尔尕哈烽燧3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有伊西哈拉吐尔、科克拱拜孜吐尔等。
伊西哈拉镇主要农作物有:小麦、玉米、棉花、油菜等,林果业以
小白杏、
葡萄、
无花果、
香梨、
苹果、桃子、核桃、石榴为主,小农经济作物有西瓜、
甜瓜、辣椒、花卉等。2008年以来,伊西哈拉镇党委、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团结和带领全镇各族群众解放思想、更新观念、艰苦创业、实现了农、林、牧全面协调发展,促进了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达到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快速健康发展的目的。
经济发展
2008年,伊西哈拉镇经济总收入1.8亿元,同比增长20%;第一产业1.22亿元,同比增长19%。其中:
种植业总收入5516万元,同比增长39%;林果业总收入405万元,同比增长24%;畜牧业总收入6330万元,同比增长5%;二三产业总收入5801万元,同比增长22%;居民人均收入4200元,比2007年增收723元。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荣获二类乡镇
一等奖。
蔬菜种植业得到全面推广。为了有效的保证居民在过渡期中“减地不减收”,充分发挥城郊优势,伊西哈拉镇采取了广泛种植“短、平、快”经济作物的方式来增加居民收入,并采取了一系列的减免部分水费、补助部分青苗、小拱棚竹皮子、地膜,免去种植户的义务工等优惠政策,大力引导居民增加蔬菜和瓜果的种植面积。同时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十户长带头种植蔬菜的作用,2008年播种蔬菜面积473.3公顷。
设施农业大力发展。2008年,伊西哈拉镇充分发挥温室大棚的作用,利用97座温室大棚进行蔬菜种植,面积达8公顷。同时,伊西哈拉镇积极做好大棚集中育苗工作,总育苗大棚14座,面积1.1公顷,并按时为农户提供70万株西瓜苗和650万株蔬菜苗,幼苗移栽率达到98%,为蔬菜和西甜瓜提早上市和提高居民收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种植业结构得到优化。伊西哈拉镇进一步改善了小麦品种“杂、乱、退”情况,大力宣传农业知识并组织居民引进了《新冬22号》小麦优良品种,冬麦播种面积1319.3公顷。进一步加强了小麦科学管理,使平均单产达到450公斤,总产量达到8922吨;播种玉米1300公顷,实现玉米总产6693吨;粮食征购任务1400吨,完成任务达到100℅;种植业产值5516万元,实现人均收入1287元,比2007年增加了349元。
林果业进一步得到发展。2008年,伊西哈拉镇进一步加强了果农和居民
园艺技术人员培训力度。结合19届《科技之冬》,共举办短期培训16次,参加人数3900人(次);从而保证达到果园管理各个环节的技术要求。2008年,新植果园370.7公顷,全镇
经济林挂果面积达1254.3公顷,果品总产量2.22万吨;林果业产值405万元,实现人均收入146元,比2007年增加了32元。
畜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8年,伊西哈拉镇畜牧业产肉量4500吨,牲畜出栏20.3万头(只),小畜品种改良1.72万头(只),孵化20.3万羽,疾病防疫60万头(只),全年产奶3900吨;畜牧业产值6330万元,实现人均收入1334元,比2007年增加了75元。------劳务技能培训成效显著、富余劳务转移工作成为居民增收一大亮点。2008年,伊西哈拉镇培训电焊工、汽车修理工、建筑工、餐厅服务员等675人,转移就业8750人,其中长期就业3656人,季节性转移人数5094人(拾棉花工3960人),为全镇的富余劳动力转移、居民创收致富开辟了一条新路。2008年,伊西哈拉镇二、三产业产值3500万元(其中劳务输出创收1771万元,劳均创收2020元,实现人均收入725元),实现人均收入1433元,比2007年增加了267元。
城市化建设
2008年,伊西哈拉镇为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积极配合规划部门做好
友谊路规划二路、车站路北延等路段放线和丈量、房屋拆迁及安置工作。房屋拆迁和征用耕地涉及伊西哈拉镇的7个社区,已拆迁210户,共征用集体地5.66公顷;居民承包30年土地45.9公顷(包括库木艾日克社区水景公园10.8公顷);短期承包3.17公顷;开荒地1.34公顷。按自治区2001年500号文件的赔偿标准共计发放征地、林木补偿款18840478元。尤其在规划二路的拆迁工作中,伊西哈拉镇有三处民族坟地需要搬迁。迁坟共计351座,发放补偿款105300元。同时,妥善安排拆迁户到二号安居小区居住62户,一号安居小区居住15户,较好的解决了拆迁户的住房安置问题。
基层组织建设
2008年,伊西哈拉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基层组织建设工作。
一是抓好党员发展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始终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原则,做到了成熟一个发展一个。2008年以来,共发展党员25名,保证了党员发展质量。
二是加大“五好”社区党支部、“五好”站所、学校的创建工作力度。一方面对已命名的“五好”社区党支部强化巩固提高,并结合实际制定了巩固措施;另一方面加强了群众满意“站所”、“五好”学校党支部创建工作力度,通过抓基层、打基础、争创建,2008年1所学校命名“五好”党支部、1个站所命名群众满意“站所”。目前,创建命名“五好”社区党支部11个、“五好”学校党支部7个、群众满意“站所”3个。
三是全面推行“十个一”、“十要十不准”、“四知五清六掌握”和农民党员设岗定责工作,充分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强化领导、周密部署、宣传动员的同时,严格按照设岗定责的有关规定,坚持“合理、易行、高效、自愿”的原则,大力开展无职党员设岗定责活动。目前,全镇12个社区共设立农民无职党员128人。其中,组织建设类工作上岗党员16名,
计划生育工作岗18名,社区
财务管理工作岗15名,科技示范类上岗党员48名。维护稳定类工作上岗党员31名(全镇十户长345名,党员担任十户长276名,占总数的80%)。同时,我们结合工作实际制定下发了考核制度、奖励措施,极大地调动了上岗党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四是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工作责任制,抓好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切实纠正损害群众利益的不正之风,依法严厉查处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社区存在的财务问题。同时,进一步纠正了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的不正之风,切实解决群众反映强烈的“看病难、看病贵”和看不起病的问题。并不断规范政务、财务、
中国共产党党务公开条例(试行)程序。在此基础上加大了信访工作,不断扩大信访渠道解决好群众来信来访问题,全年接待来信、来访27件,解决25件,解决率93%。
精神文明建设
2008年,伊西哈拉镇大力开展精神文明创建工作,全镇“十个好公民”120人,“星级文明户”达到4682户,“十星级文明户”2584户,占“星级文明户”数的53%。
教育事业
一是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切实改善办学条件。伊西哈拉镇在财力十分紧张的情况下,为改善办学条件,镇社区先后投资31.4万元,用于校舍维修、场地绿化、确保了伊西哈拉镇“两基”教育的巩固提高。
二是加大培训,巩固扫盲成就。通过层层签订责任书,有力推进全镇扫盲工作高标准、高质量的按时完成。在12个社区举办脱盲巩固班24期,使青壮年中的非文盲率达到99.54%,复盲率控制在0%。
三是加强维汉双语教学。在上级教育部门的支持下,2008年有15名教师被选派到自治区、地区等地参加双语培训,164名教师在库车职业培训中心参加了双语强化培训,一所学前双语幼儿园建设工程也已启动,这些都为伊西哈拉镇双语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程”方面,伊西哈拉镇居民参合比例达100%,并为内地来疆务工人员137人办理了合作医疗保险。同时,大力开展村容整治工作,使全镇的环境卫生得到了明显好转。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