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上个世纪百年里中国流行歌曲曲调、歌词的变化,涉及流行歌曲领域的词作者、曲作者、演唱者、制作人、经营管理者以及听众等不同层面的人物的故事,重新来回述和再现那段历史时期的社会生活和百姓心态。对一批流行歌曲的参与者进行详细地描述,展现个人的生活际遇与性格变化,关注个人与时代的碰撞,以及那个风云变换的时代对个人的影响。具体人物例如中国流行歌曲发展早期的
黎锦晖、
陈歌辛、
周璇,以及
新中国成立后一批为当代听众所熟知的音乐人。整个节目将全部采用原人原唱音乐,不仅用以烘托节目气氛、调整观众收视心理节奏,更主要的是展现百年流行歌曲的真实面貌。
在拍摄《一百年的歌声》时,在中国内地寻找原声原唱音乐已经十分困难,是
新加坡、
香港特别行政区和
台湾省的“老歌发烧友”们寻找原声资料,提供采访线索,节目才得以顺利完成。于是编导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上,而要在半个小时的时间里表现一个人物的命运和个性,对电视语言能力的要求也非同一般。
作为主编之一,陈骞负责挑选进口的节目,“通常都是英国
英国广播公司和美国PBS(
公共电视台)的,整体质量还是要比国内制作的好。”分析原因,陈蓦说首先国外这些历史人文类的纪录片制作都是由制作公司拍摄,然后再由电视台购买。公司运作没有播出时效的压力,他们投入的时间多,周期长,而且一部50分钟片子的投资就是上百万元人民币。由于影像的运用在西方有着更为久远的历史,历史资料的留存也更为丰富,这大大降低了操作的难度,类似人物传记片便可以尽可能地完整展现传主生平。而且整个节目制作的流程分工非常细,前期资料的搜集便有专门负责调研的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