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溪村位于
义乌市东北部,属义乌市
廿三里街道街道,地处天目山余脉武岩山麓,东靠东阳吴宁、西北临荷叶塘、西南与三里接壤,廿三里至苏溪公路穿境而过。该村现有1170户人家,3127人。
相传,一千多年以前,即
宋朝时期。有一年春天,
东阳市罗山乡炼仙坞村有一位种田人,名叫虞元吉,他为了耕田插秧,离家到
诸暨市买牛。路过武岩山脚时,但见那里山清水秀,风光旖旎,向东看:溪水向东,良田一片,整齐如棋盘;向西瞧,西屏山、东屏山相视而立,好像一本翻开的书;向北望,文峰像一把琴;向南瞄,武岩山从田中心升起,又陡又险,景色如画,登上山顶能看五十里。正可谓东南西北、棋琴书画皆备,确实是个好地方。他深深地被陶醉了,随手在溪边插了一根赶
牛鞭并异想天开地自言自语道:“如果天地有灵,这根牛鞭如在我诸暨买牛回来时能开出花来,我就在这里扎根落户。”说完匆匆离去。
且说武岩山脚下有一个只有十来户人家的金宅村。该村有几个放牛小孩,放牛时经常偷闲到山上摘映山红,玩累了就到溪边喝水。这天他们来到溪边,见有一根赶牛鞭插在溪边,就顽皮地把映山红缚到牛鞭上,远远看去真像牛鞭开花。过了几天,虞元吉买牛回来,一看牛鞭上果然“开着花”,不禁暗暗称奇。于是他马上回到家里,带着老婆孩子来此安家,并把此地取名为“
花溪区”。后人将“花”改成“华”,所以人们把“花溪”写为“华溪”(但读音仍是“花溪”)。虞元吉便是华溪的虞氏始祖。
华溪自古以来人杰地灵,虞氏子孙登“龙门”在
宋朝有五人,在
明朝则有十四人。村西武岩山,因状如“乌纱帽”,被人称之为“纱帽山”。
截止2007年底,该村已实现通水、电、路、电视、电话五通,有路灯,有1154户通自来水,有190户饮用井水,有1344户通电,有1190户通有线电视,拥有电视机农户1193户(分别占农户总数的100%、89.74%和89.97%);安装固定电话或拥有移动电话的农户数867户,其中拥有移动电话农户数711户(分别占总数的57.84%和46.83%);该村委会到乡道路为柏油、水泥路面,村内主干道均为硬化的路面;全村共拥有汽车88辆,拖拉机112辆,摩托车85辆。
到2007年底,全村建有沼气池农户21户,装有
太阳能农户210户;农户住房以土木结构住房为主,其中有332户居住砖混结构住房,有188户居住砖木结构住房,有825户居住于土木结构住房。
该村建有小学1所,校舍建筑面积4802.4平方米,拥有教师30人,在校学生1195人,距离厂口乡中学2公里。整个行政村农村义务教育在校学生1485人,其中小学生1195人,中学生290人。
截止2008年,该村有农户1345户,乡村人口5164人,其中男性2562人,女性2602人,其中农业人口5164人,劳动力3576人,从事第一产业人数2343人;该村以
汉族为主,是
苗族、
彝族混居地,其中苗族233人。
该村农民收入以种殖业和养殖业为主。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594.09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430元,其中:
种植业收入746.14万元,占总收入的8.56%;畜牧业收入731.38万元,占总收入的9.93%(出栏
肉猪3939头,
肉牛238头,
肉羊473头);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收入1632万元,占总收入的80.61%;工资性收入69.8万元,占总收入的0.86%;全村常年外出务工人数677人(占劳动力的13.19%),在省内务工647人,到省外务工30人,外出务工收入62.99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