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120击》(BPM)是由罗宾·坎皮略执导的135分钟剧情影片。该片由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阿黛拉·哈内尔、阿诺德·瓦罗里斯、
Antoine Reinartz等主演,于2017年5月20日在法国戛纳上映。该片讲述了20世纪90年代早期
巴黎两个性格迥异的同志男孩投身抗艾运动,结果分道扬的故事。影片在戛纳电影节上获得了广泛好评和四项奖项,包括大奖,并在
法国赢得了六项塞萨尔奖,包括
奥斯卡最佳影片奖。
20世纪90年代初,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性解放运动的兴起,艾滋病逐渐也进入了大家的视野。但是大众对艾滋病依然知之甚少,甚至艾滋病和同性恋者的污名化经常被联系在一起。在这个背景下,法国成立了“抗艾”组织Act Up,旨在向大众宣传防治艾滋病传播的基础常识,和反抗制药公司的高价垄断。电影展示了在大型讲堂中举行的许多大型会议,激进分子要求更多的直接行动,而其他人则旨在将科学家带到会议上,以便他们能更早地传达结果。
这次会议中有一群新人参与其中,内森(阿诺德·瓦罗里斯饰)被勇敢、积极、乐观担当的激进分子
西恩·潘(纳威尔·佩雷兹·毕斯卡亚特饰)所吸引。抗议行动进行时,内森瞬间爆发出不可预知的能量。他们去
高中发放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冲进制药巨头的巴黎实验室。直到与伴侣肌肤之亲,肖恩才缓缓道出了自己患病以来的心路历程。原本是生命力最为旺盛的16岁,少年却不得不面对突然到来的死亡倒计时。西恩试图通过不断告诉周围人来提醒自己:生命还有值得去追寻的目标。
年轻的
艾滋病马可则躺在家中的浴室里。马可的母亲海伦娜也是抗议组织的成员之一,医院给她的儿子注射了被感染的血液,她知道实情后非常愤怒。第一个迅速恶化的案例是杰瑞米(阿瑞尔·波里斯顿饰),他年轻的面孔看起来非常令人动容。随后,西恩的身体每况愈下,这使他越来越孤独,他的“火种”精神被逐渐削弱,他出席会议时常常受到非议,继而与董事在政治上产生摩擦。
导演罗宾·坎皮洛共同编写了剧本,他自称是“90年代的ACT UP激进分子”,这意味着他不必进行其他调查来准确描绘这一经历。一场戏也是基于他对
艾滋病流行的经历,他说:“我给一个快要死去的男朋友穿上了衣服”。合作编剧菲利普·曼格特也参与了ACT UP。在
戛纳,坎皮洛解释了他决定执导这部电影的原因,称“BPM首先是一部我想拍的电影,其中言语的力量转化为纯粹的行动时刻”。500万美元的预算在几个月内筹集。
该电影于2017年5月20日在戛纳电影节世界首映。6月24日,它前往
莫斯科国际电影节,随后在7月份前往
新西兰国际电影节。尽管
多伦多国际电影节的电影数量从2016年开始减少,但《每分钟120击》仍然被选中参加2017年9月的电影节。在戛纳,The Orchard获得了该片在美国的发行权。它已按计划于2017年8月23日在
法国上映。
编剧出身的导演罗宾·坎皮略,对影片的节奏把握方面的稍显欠缺,《每分钟120击》的结尾爆发出了紧迫感,也充满了令人动容的情感力量,但就一部将近两个半小时的电影来说,这几乎是令人发狂的拖沓冗长。影片保持了一种冷静理智的叙事手法,如果穿插其中的那些亲密、温柔、恐惧和无助的场景能被放大,那么影片的呈现效果会更好。这部电影的最大的优点,是它展现出了青年人的活力。只是,核心人物相对较少,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很难支撑如此的片长。
摄影师简宁·拉波瑞用最朴实的光线来拍摄无趣的慈善机构,但又穿插着各种紧张刺激的抗议场景,喧闹的舞池打破了家庭音乐,从此开始了频繁的性传播,导演坎皮略也完成了这些曲折转场的调度。舞池中挥洒的
盐酸肾上腺素会被分解成尘埃颗粒或光的斑点,转化成一个迷宫般的血细胞,这是一个将文本与诗意深度融合的场景。除了阿诺德·雷波蒂尼的
电子音乐,还有朋克式的歌曲《小镇男孩》,这是一首标志性的同性恋流行歌曲,在早期的
艾滋病斗争中响起时,令人心酸。(《好莱坞报道者》评)
就电影本身来说,《每分钟120击》有许多的硬伤,包括后半部分剪辑过于混乱、冗长的激情戏和感情线有冲淡主线的嫌疑。(
腾讯控股娱乐评)
在
法国评论聚合网站AlloCiné上,根据31位评论家的平均评分,该电影的平均评分为5分中的4.5分,成为当年评分最高的电影。根据影评聚合网站烂番茄上的135条评论,它获得了99%的好评率,加权平均分为8/10。网站的评论共识是:“《每分钟120击》在不借助情感剧作的情况下,提供了一个引人入胜的历史关键时期的观察,这种观察在影片结束后仍然挥之不去。”根据Metacritic上25位评论家的评分,该电影获得了84分,表明“普遍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