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泽尔(Wolfgang Iser,1922-2007)是一位
德国美学家和文学批评家,被认为是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他曾任康士坦茨大学教授。
1970年发表论文《本文的召唤结构》,引起强烈反响,奠定了他的接受美学主要理论家的地位。其他主要著作有《暗隐的读者:从班扬到贝克特散文小说的交流模式》(1974)、《阅读活动:审美反应理论》(1976)等。
伊泽尔主要接受了
R.因加尔登的现象学美学的影响,深入研究了文学本文与读者的相互作用和关系,着重揭示了文学阅读的心理过程。认为文学作品是由本文和读者接受这两极构成的,研究文学作品不仅要考虑实际的本文,而且应以相等的精力去探索对本文作出反应时所产生的行为。提出本文的召唤结构理论,认为文学本文的召唤结构由“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构成,它们共同激发、召唤、诱导读者在阅读中发挥创造性的想象来填补空白,连接空缺,确定新视界,构成本文的基本结构。按照“阅读
现象学”原则深入探讨阅读行为,动态地描述了阅读的心理过程。强调阅读的完形过程实际上是卷入
幻觉、追求本文的统一性和打破幻觉、形成“陌生的联想”(多义)的矛盾运动过程。通过阅读导致读者审美视界的更新,达到自我的提高。尝试把接受美学应用到文学批评的实践中去,揭示出越走向现代,小说艺术的召唤性越强,空白与空缺越多,越需读者的能动创造的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