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程大学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前身是由“哈军工
导弹工程系”的
战术导弹部分组建的航天工程系。学院1978年正式招收导弹结构设计专业、
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导弹自动控制专业和导弹制导专业四个专业的本科生。1987年军工专业实行军民互转,1995年在航天工程系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导弹结构设计专业)及供热通风及空调专业(固体火箭发动机专业)的基础上组建建筑工程系。1999年组建了建筑工程学院,2008年5月更名为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1997年增加给水排水工程专业。 1998年建筑工程系和数力系的
工程力学专业合并,1999年飞行器设计专业恢复招生。2007年9月
飞行器动力工程专业恢复招生。2008年成立质量与可靠性工程专业,同年9月开始招生。学院目前由三个系和一个研究所组成,分别是土木与环境工程系、工程力学系、航天工程系和先进动力与热工技术力学研究所。
学科简介
学院现有“力学”一级学科 博士学位授权点;具有“力学”、“
土木工程”、“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和“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一级学科 硕士学位授权点;拥有“力学” 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其中,“
固体力学”为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力学”和“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为
黑龙江省重点学科,“土木工程”、“
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为黑 龙江省重点专业,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为国防特色学科。拥有
◆先进船舶材料与力学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
◆工业和信息化部力学实验教学中心
◆灾害预警与工程防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
本科专业分布
土木类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能够在土建、能源、海洋等工程领域从事土木工程相关的勘探、设计、施工、管理和科学研究等工作的优秀专业人才。经过工程师实践训练,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较强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具备获得注册工程师执业资格的能力。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京、
上海市、
广州市、深圳和
武汉市等地土木工程施工企业、
建筑设计研究院、城市建设部门、房地产开发公司等单位。
本专业培养具备从事本专业技术工作所需的基础理论知识及专业技术能力,是可以在设计研究院、工程建设公司、设备
制造企业、 运营公司等单位从事采暖、通风、空调、净化、冷热源、供热、消防、燃气、能量转换与利用等方面的规划设计、研发制造、施工安装、运行管理及系统保障等技术或管理岗位工作的复合型工程技术应用人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京、
广州市、
武汉市、
深圳市等地,
中建一局、
中建三局、六局、八局等及其各分公司,
美的集团、
海尔和
比亚迪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
航空航天类
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培养具备飞行器总体设计、结构设计与研究、结构强度分析与试验和通用机械设计及制造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京、
上海市、
沈阳市、
哈尔滨市和
西安市等地的航空航天领域的研究院所、工厂等。
培养具备飞行器动力装置及其他热动力机械的设计、研究、生产、实验、运行维护和技术管理等方面基础理论知识及能力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京、上海、沈阳、哈尔滨和西安等地的国防工业企事业单位、研究所、设计院、高校等。
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在上一轮国家学科评估中排名二十四。工程力学专业主要培养具备力学基础理论知识、数值计算和实验技能,能够在机械、土建、材料、能源、交通、航空航天、船舶、水利、化工等方面从事与力学相关的科研、技术开发、工程计算及教学工作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毕业生主要分布在北京、
上海市、
深圳市、
长春市和
沈阳市等地的国防工业企事业单位、研究所、设计院、高校等。
学院亮点
航天与建筑工程学院前身是由“哈军工
导弹工程系”的
战术导弹部分组建的航天工程系,为我国航空航天、国防事业、建筑行业及国家发展培养出了一批年轻总师/总指挥、学术精英和企业家。
冶教授领导
固体火箭发动机燃烧与流动团队为“ 国防科技创新团队”,在此基础上打造的 多相流体动力学学术团队,成功入选校 “兴海学术团队”。
学院为学生提供科研、创新和实践平台,今年来学生共 获得国家大学生科技创新训练计划项目数十项,其他 立项千余项,在国际国内大赛中表现突出。
师资力量
学院现有
◆双聘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
◆高级职称教师71人(其中博士生导师13人)
在校本科生1200余人,硕士研究生300余人,博士研究生80余人,博士后研究人员18人。
乌克兰科学院通讯院士萨夫钦科、流体力学所所长辛普年科、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
终身教授李少凡等世界一流学术大师定期来院开展教学及学术交流工作。
全院教师爱岗敬业,为人师表,治学严谨,教书育人。其中,
陈树华教授入选
哈尔滨工程大学十佳示范主讲教师,杨再林副教授被评为哈尔滨工程大学青年教师师德师风先进个人,13位教师被评为校优秀主讲教师,4位教师被评为学校“三育人”先进个人,4位教师被评为学校优秀班主任。
学科特色
“
土木工程”、“
工程力学”、“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为
黑龙江省重点专业,“力学”为 国防特色学科,“
固体力学”为 原国防科工委重点学科,力学实验教学中心通过 工信部示范中心验收,“力学”和“航空宇航推进理论与工程”为 黑龙江省重点学科。
学院坚持各学科走内涵建设和发展之路,注重与船舶、土木、航天、海洋、环境等学科的交叉发展,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前沿,侧重前沿性基础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重点研究方向并建设了学术研究团队。在复合材料力学与结构及多尺度与多场耦合力学方面、在多相流体动力学方面,突显在国家、行业重大需求、国防领域的优势和特色;在可靠性理论及应用、海工结构及灾害响应、船舶环境污染控制等方面,极力引导与促进与“三海一核”领域的深度交叉与融合。
科研团队
土木与环境工程系
在海洋环境混凝土结构、钢结构和组合结构理论分析与计算,
核电站安全壳的结构力学,抗爆和耐久性分析与健康监测,雷达天线罩和舰船上层建筑的
复合材料力学和复合材料结构设计,超音速燃烧与复合材料烧蚀,火箭发动机流动与内弹道,弹用航空发动机
滑油系统实验及仿真,船舶污染物控制技术, 船舶和建筑生活污水处理及再生回用关键技术硏究以及建筑和船舶等受限空间内的火灾
动力学问题、消防性能化设计、可燃气体爆燃及抑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承担了国家级、省部级等多项纵向课题,同时在海洋工程和
核电站等领域的相关院所开展广泛的合作和承担一定的横向科研任务。获得工业和信息化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
二等奖1项,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在《
土木工程学报》、《
力学学报》、《
建筑材料学报》和《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等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工程力学系现从事弹性波动理论、先进结构与
复合材料的力学行为,船舶及海洋平台等工程结构焊接变形,焊接
应力及焊接工艺优化分析,多尺度、多场耦合力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及工程应用等研究。 承担多项国家级、省级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在《Applied Mathematical Modelling》、《Mathematics and Mechanics of Solids》《Physics Letter A》、《Composite Structures》、《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Materials \u0026
设计》、《
力学学报》等国内外
学术期刊上发表多篇高水平论文。
拥有
黑龙江省省级暨工业与信息化部部级力学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灾害预警与工程防御黑龙江省重点实验室,学生科技创新平台。中心现有实验用房使用面积 2600平方米,设备资产 4600余万元。
航天工程系
航天工程系目前主要有飞行器设计与工程、
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两个专业。飞行器设计与工程专业为黑龙江省重点专业,飞行器质量与可靠性专业为国防特色专业和国防紧缺专业。
在科学研究方面,航天工程系飞行器设计方向密切与力学(包括弹塑性力学、结构力学、疲劳、断裂力学、
动力学、计算力学和实验力学)和材料科学联系,重点开展以
舰载机为核心的气动、流固耦合技术、智能材料与结构、民用航天等方等方面的技术研究。可靠性工程方向围绕着国家重大工程和战略需求,
以保障和提高重大技术装备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经济性为目标,探索和发展可靠性、维修性、故障预测与健康管理的新理论和新方法。特别在系统和结构的可靠性方面承担了大量的军品型号的可靠性分与优化设计的科研任务,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培养了一支从事结构可靠性教学和科研的教师队伍,培养了大批的研究生,在基于可靠性的结构优化设计和大型工程结构系统可靠性分析领域形成了我们独有的特色,取得的研究成果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
航天工程系采用宽口径培养、大类培养等人才培养模式,使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大幅提高。本科生大多进入航空航天等国防研究所,一次就业率超过95%,学生素质得到了广泛认可。本校或其他985及211学校读研学生超过50%。
学生参与科技创新方面,“十二五”期间,本科生参加
复合材料大赛,
纸桥大赛,五四杯创新大赛,
无人机、四旋翼飞机创新大赛等不同类别的比赛中获得20多个高名次奖励。研究生组建的团队参加第一届“新思路杯”全国研究生飞行器创新大赛
三等奖。
先进动力与热工技术力学研究所
先进动力与热工技术研究所(原名多相流体动力学研究所)由原
飞行器动力工程教研室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教研室合并组建。具有航空宇航科学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土木工程一级学科硕士授予权。研究所有“飞行器动力工程”和“
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2个本科专业,拥有国防工业局“国防科技创新团队(
固体火箭发动机方向)”和
哈尔滨工程大学“多相流体动力学”兴海团队。研究领域包括航空宇航推进、水下动力推进、超空泡航行体技术、火灾
动力学与消防安全工程、暖通与舱室环境、多相流体动力学等。 研究所拥有“
飞行器动力工程”和“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专业实验室,以及金属燃料
发动机科研实验室,依托学院与
航天科工集团六院合作成立了“跨介质动力学”联合实验室,与汉光集团成立了“金属燃料新型动力”联合实验室,与
香港理工大学合作成立了“火灾与消防技术”联合实验室,与航天科工集团31所合作成立了“航空发动机
滑油系统实验室。多年来研究所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取得了较大的成绩,形成了一定的技术优势与行业影响力,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
科研成果
近五年来,学院科研经费持续稳定增长,经费到款 1.15亿元。
◆国防863项目获持续滚动支持
◆承担973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项,其中1项为重点项目(联合立项)。
专利申请显著提升,其中申请发明专利133项,授权发明专利68项;申请实用新型专利54项,授权实用新型专利37项;软件著作权56项。
完成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其他基金项目20余项,军品纵向横向课题,民品横向课题118项,其中一半以上为“三海一核”领域的科研项目。支配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有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其中,获国家科技进步
二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
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奖(自然类)二等奖2项;获省专利6项。
知名教授
吴林志
教授,
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教育部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基金获得者,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负责人。
主要研究轻质
复合材料多功能结构的设计、制备、表征与评价;抗爆防护装甲结构技术研究;弹性波、声波及热流的
超材料研究。科研项目有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国家科技部973项目、总装预研项目等。发表学术论文260余篇,SCI收录180余篇,出版两本专著,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30余项。获教育部科技进步基础类
一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
黑龙江省自然科学一等奖等奖项。
教授,博士生导师。
国家863计划主题专家组成员、
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航天发射与运输系统专家组成员、教育部航空航天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
强度与环境》编委。研究的领域或方向为:材料的强度与破坏、弹性波理论及其应用。有100余篇论文在多种
学术期刊上发表,其中有70余篇被SCI、EI检索。获省部级科技进步
二等奖2项、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主持和参与国家自然科学资金项目、国家863计划等项目20余项。
王振清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材料断裂与损伤的理论研究,先进材料多尺度、结构抗火性能研究,高超声速气
动力学的研究,复合材料细观力学、性能表征的研究,生物仿生力学研究。现任教育部力学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第九、十届
中国力学学会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理事,
黑龙江省力学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航空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兵工学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省安装协会副会长,《
哈尔滨工程大学学报》副主编,《应用数学与力学》编委,《
自然灾害学报》编委,《
地震工程与工程振动》编委。主持并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教育部重点基金以及科技部合作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150余篇,EI收录论文280余篇,出版著作6部。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主要从事燃烧传热、
流体流动和
固体火箭发动机方面的科研工作。现任
中国宇航学会固体火箭推进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兵工学会火箭导弹专业委员会委员,
黑龙江省航空学会理事,《
推进技术》、《箭弹与制导学报》、《固体火箭技术》等杂志编委。2004年被评为原国防科工委“511”专业人才,黑龙江省减灾专家委员会专家。
李凤明
教授、博士生导师。
从事结构动力学分析与振动和颤振控制,周期结构动力学及其减振降噪机理等研究。获得德国洪堡基金高级研究学者奖励和资助
德意志学术交流中心(DAAD)奖励资助。近5年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在国际期刊发表SCI检索论文47篇,其中Q1区论文14篇、Q2区论文21篇,Q1和Q2区论文合计35篇(\u003e70%)。其所带领的团队在研国家自然基金4项,其中面上1项、青年基金2项、主任基金1项。
孙柏涛
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所长。
主持并完成国家973计划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工作项目、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等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其中SCI收录论文29篇,EI收录论文57篇;主持和参与编制国家标准11部;申请
国际域名1项和软件著作权3项;出版著作3部;荣获省部级科技奖励6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周利民
教授,博士生导师。
香港理工大学机械工程系教授,
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副理事长、香港理论与应用力学协会行政委员会委员、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委员、美国力学工程师协会委员、塑性力学工程师协会委员、香港材料研究协会委员、澳洲陶瓷材料协会委员。发表文章240余篇,主持及参与过多项香港特区政府基础研究基金,并获得多项荣誉。
香港理工大学讲座教授,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大学客座教授,英国屋宇设备工程师学会资深会员,美国消防和供暖通风工程师学会会员,美国机械工程师学会会员,澳大利亚工程师学会和计算机学会会员。任多家期刊主编、副主编。发表论文80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