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民主义中,在“民有”方面,
孙中山认为:民有是指四万万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民是民国的天子;“当今之国家,非一人之国家,乃我人民之国家。”因此,新建的共和国,应该是“专恃民力,使吾民能人人始终负责,”“国家之生存要素,人民、土地、主权”,建设真正共和国全靠国民。
亚伯拉罕·林肯在其著名的演说中宣称:“使这个民有、民治、民享的政府在地球上永世长存!”他所说的“民有”、“民治”和“民享”,就是对价值意义上民主的一种理解。概括来讲,民主的价值理念包含人民主权、自由、平等三个方面的主要内容。而工具民主——或称方法、形式、程序性的民主,则把民主看作一种具体的工具性制度安排。
约瑟夫·熊彼特就把民主看作一种政治方法,并具体化为选举制度:“民主方法就是那种为做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的选票取得作决定的权力。”
孙中山的民本思想,经历了一个不断发展、不断升华的过程。作为一名伟大的
爱国主义者,孙中山注意学习中国的传统文化,在他的许多文章中,多次引用中国古代思想家的民本思想,如\u003c尚书\u003e中的“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思想;
孔子的“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的思想;
孟子的“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
朱熹的“国以民为本”的思想等。孙中山将这些思想看作是他的
民权县思想的传统文化渊源和实行民主主义的思想基础。早期的孙中山对“民”的认识,更多的是同情,是重民、爱民与救民。他想通过重民来谋求国家富强之道,因为民富,国则富,民贫,国则弱。到
辛亥革命时期,
孙中山对“民”的认识上升到新的高度,同盟会成立,他把以“民”为主体的
三民主义,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在政治理念上也实现了由传统的民本思想向近代民主主义的飞跃。
中华民国建立后,他主张团结全国人民,“建设一世界上最富强最快乐之国家为民所有、为民所治、为民所享者。”
孙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思想完全突破了古代的民本思想局限,与古代的民本思想有着本质的区别。封建时代的民本思想,并不包含对普通民众个体价值与权利的尊重,这和近代的民主思想是完全不同的。
孙中山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意思,就是国家是人民所共有,政治是人民所共管,利益是人民所共享。孙中山强调“国家之本在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基础,“基础巩固,民国才能巩固”。为官者不论大小,都是人民的公仆。也就是说,民国政府和各级官吏是为人民办事、受人民节制的公仆。孙中山对官民关系的重新定位,彻底否定了过去官与民之间统治与服从的关系。孙中山民本思想的基础是在共和政体的基础上,他对“民”如此重视,其目的是要从根本上改变封建的专制政体,建立一个新的共和政体的国家。所以,
孙中山的民本思想具有鲜明的政治意义,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