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寿桥位于
洱源县县城南郊的凤羽河边,初建于
清代康熙帝二十五年(公元1686年)的福寿桥,是由裕量和尚等寺僧募集资金建造的
木桥。
《浪穹县志略》:“旧系木桥,时有倾,
光绪初年,知县江海清筹款,易作石桥”。从清代康熙年间到清末,这座大桥先后被河水三次冲垮。最后一次重修时以福如东海寿比南山取名,就叫福寿桥。
又据《浪穹县志略》记载,“福寿桥,据城南要冲,乃往来必由之地。而凤江水自南而来者,直流其中,屡建屡圮。凡三易而更以其名,盖取悠久之意也。”然而,严峻的水患却与人们的心愿却大相径庭。往往是“值阴雨暴作,水辄争于桥上。”
清代康熙帝戊戌年间,“
赵州守陈来署邑事,明年春,阅历河干,谓此桥将倾,毋容更缓矣。学博段公亦力肩其事。”(《浪穹县志略》)重修福寿桥工程竣工后,
举人朱还撰写了《重修福寿桥记》,并“勒之石”。
1952年,
洱源县人民政府将
木桥改建为公路桥。但由于受当时各种条件的制约,这座桥的宽度仅4米,桥的东西两端的道路,坡陡弯急,交通事故,仍时有发生。
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洱源县人民政府及有关部门拨出专款,重建福寿桥。将福寿桥改为
三孔石桥,长18.2米,净宽6.1米。同时,在桥面两侧设置了金属栏杆,加宽了福寿桥两端的公路,还在桥西的公路两侧浇灌了“安全墩”。从“新福寿桥”工程竣工到如今,往昔那种主要因桥窄、水漫、弯急、坡陡等客观原因带来的交通事故,很少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