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德
英雄人物
王长德,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1933年8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转战到阆中水观镇,并在此建立起了中共阆南县委、阆南县苏维埃政府。刚刚17岁的王长德,便勇敢地冲出了封建牢笼,当了。生性活泼、爱唱爱跳的她把歌声和欢乐带到了红军队伍中,首长和战士们都亲切地称她为“川北幺妹”。解放战争时期,王长德任东北军区后方医院政治处主任、东北军区政治部干事,并参加了东北解放战争。1960年,王长德被授予大校军衔。1971年,王长德不幸逝世,年仅55岁。
简介
王长德(1916-1971)谭政大将夫人。
不久,王长德加入了共产主义青年团,次年又担任了中共四川省委川北道委巡视员。1935年3月,中国工农红军第四方面军强渡嘉陵江,红军伤员增多,红军部队扩充医院,王长德就被调入了工农红军总医院,担任连长,后又跟随红四方面军长征。这期间,中国工农红军的战事十分频繁,伤病员不断增多,但王长德却不怕苦和累,对伤病员照顾有加。久而久之,战友们都亲切地称她为“连长姐姐”。
尽管条件艰苦,工作任务繁重,但她从来没有叫过一声苦。尤其是部队进入藏区以后,红军死伤与日俱增。在这种严峻形势下,王长德既要照顾伤员,又要做宣传鼓动工作。伤病员们断炊,她把自己有限的口粮让给他们,自己则经常以食用野菜、树叶充饥;伤病员缺鞋,她把自己的鞋脱给他们;伤员们谁有了什么心事,也都乐意向她倾述;1936年1月,王长德任大金川省委侦察队队长。一次,她亲自带领侦察队追击一伙顽匪,历经一天一夜,不仅生擒了匪首扎布冬西,还缴获了大批金银、麝香等贵重物品。
大爱无私
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王长德进入中央党校学习。她不仅学习刻苦,文娱活动也是积极分子。每次学校组织歌咏活动,她都任指挥。平日一高兴,那具有浓郁川北民间气息的《晾衣裳》、《送郎当红军》等民俗音乐便从她嘴里飞出。好几次晚会上,她婉转动听的歌声,连毛泽东、朱德等领导也报以热烈的掌声。党校结业前夕,王长德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实现了她人生的最大夙愿。
在中央党校学习期间,王长德结识了罗荣桓的夫人林月琴。王长德活泼、善良以及多才多艺,给林月琴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于是林月琴将她介绍给了急忙把王长德介绍给了政治部组织人事部部长谭政。
1937年5月,两人终于正式结婚。新中国成立初期,王长德担任中南军区干部子弟校校长,这位征战大半辈子、却没有儿女的军中女杰,突然生活在孩子们中间,久违的母性重新被激发出来。她在严抓教学管理的同时,经常深入到学生们中间,关心他们的生活起居和学习情况。渐渐地,孩子们三四天见不到她,便要四处打听:“王妈妈到哪里去了?”
蒙冤
1955年,王长德先后任国务院城市建设总局人事处副处长、中央直属监委监察员、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副馆长等职。1960年被授大校军衔。由于她向中央如实反映了地方上一些干部瞎指挥、谎报功绩的情况,竟被扣上了“右倾”的帽子,经多次申诉,才得到平反昭雪。
在“文革”中,他的丈夫谭政大将,由于对某些人的一些作法有不同意见,并在公开场合指出过,从此有人便对他怀恨在心。在一次军委扩大会议上,这个人指使人突然对谭政发难,说他“在军队建设中,坚决执行了资产阶级军事路线。”并炮制出一个所谓的“谭政反党宗派集团案”。
厄运降临
在这场冤案中,谭政大将被撤销了军委常委、总政治部主任、军委办公会议成员的职务,降为总政治部副主任,随即又被调离军界接受“审查”。王长德也被扣上“三反分子”、“蜕化变质分子”的帽子,流放到福州市,后来又令其先后搬到赣州市吉安县闲居。从此她再没能见到丈夫谭政一面。
一系列的打击使王长德身心受到严重摧残,但她始终坚信:“正义终会战胜邪恶,恶人终究会遭到报应!”就凭着这种朴素的信念,她在各种打击之下坚持了下来。
1971年10月13日,王长德因心脏病突发与世长辞,享年55岁。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简介
大爱无私
蒙冤
厄运降临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