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凉粉(ClearNoodlesinChiliSauce),全称是:四川川北凉粉饮食文化有限公司,成立于2003年,1994年商标注册;含义:川北凉粉是纯朴、勤劳的川北人民数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因此川北老汉的形象是川北大众的缩影。
公司文化
品牌理念
继承川北凉粉传统工艺、创新发展川北凉粉成为优秀民族品牌,实现让员工把企业当事业、从打工变企业股东,成为企业接班人。
品牌LOGO
含义:川北凉粉是纯朴、勤劳的川北人民数百年来智慧的结晶,因此川北老汉的形象是川北大众的缩影。
获得荣誉
中华老字号、中华名小吃、
四川省著名商标、非物质文化遗产。
发展历程
1956年公司合营,南充充市人民政府组建国营
南充市川北凉粉店,谢氏后人谢绍安任经理。
1960年3月朱德委员长回家乡南充视察,携贺龙元帅品尝川北凉粉(谢绍安主厨),并将其引荐入北京,从此川北凉粉走向全国。
1994年川北凉粉注册商标“川北”,被重庆名小吃公司在国家工商局抢注,作为创始人的国营南充市川北凉粉店因此失去了发展的机会,2000年企业改制。
2001年李华(公司现任常务副总、原国营川北凉粉店经理
何碧玉徒弟)接手川北凉粉店。
2003年任其胜(公司现任董事长)以20万元人民币购回“川北”注册商标,与老川北凉粉店重组成立四川川北凉粉饮食文化有限公司。
2008年公司在
高坪区建设川北凉粉产业链试验基地。
2013年1月公司在
顺庆区溪镇投资1651.24万元建设《川北凉粉循环经济产业链》一期,工程于3月18日动工,9月18日主食中央厨房生产、11月18日粮油食品工厂投产,12月6日
四川省粮油主食产业化推进会在公司召开,本期工程计划2014年6月全面竣工。
历史
川北凉粉,原为农舍小食,距今已有90多年历史。川北凉粉自清末问世以来,以其独具红辣味醇、鲜香爽口的川味风格饮誉巴蜀,流传至今。当时,原
南充县江村坝农民
谢天禄,在中渡口搭棚卖担担凉粉,他的凉粉制作精细,从磨粉搅制到调料、配味都有独到之处,行人品尝后无不称道,
谢凉粉便有了名气。其后,农民陈洪顺悉心研究谢凉粉制作工艺,取其所长并加以改进,凉粉制作工艺得到进一步完善。他选用新鲜
白豌豆用小磨磨细,十分讲究搅制火候、所作凉粉质细柔嫩,筋力绵软,明而不透,细而不断,调料配味,更具匠心。不到一年,陈凉粉便名扬川北一带,“川北凉粉”也不胫而走。至今
南充市和
成渝铁路等地的一些凉粉店都仍以“川北凉粉”为招牌,生意兴隆,火爆不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朱德、罗瑞卿生前回南充视察工作时,就曾特意品尝了川北凉粉。过去卖凉粉,多是挑着担儿卖,或在街边,或在十字路口,担儿一放,四面八方的顾客就来了。一般只卖成品凉粉,吃辣、吃酸,自己加佐料拌。要吃,也只有到大餐馆的筵席上品味儿了。
制作工艺
“川北凉粉的制作包括四关、八部、二十四道工序。”谈及川北凉粉制作工艺,李华和丈夫任其胜如数家珍。
据介绍,川北凉粉原料讲究,选取川北地区高山无污染、光照长、颗粒饱满、淀粉含量高的麻皮豌豆。去杂质、去皮、井水浸泡后,用石磨推成豆浆,绸布过滤,一番沉淀后用麻布吊成沱粉,加入适量井水调成粉浆,然后就是搅凉粉。李华说,“
铁锅中的井水要烧至八成开,将适量的粉浆倒入锅中,用木棒将粉浆用力打散,控制好火候,慢慢将凉粉煮熟煮透,最后倒入瓦罐中自然冷却、定型。”
“以前卖凉粉,铜旋摇摆,
红油翻飞,三两下便将凉粉刮入碗中。”李华告诉记者,红油配料才是川北凉粉秘而不宣的“宝”。辣椒慢火炒碎,在“石兑窝”中碎,配以八角、
肉桂、
广西八角等32种天然中药香料,精选
菜籽油炼熟,再将所有材料分步倒入油锅中炸香、起锅,投
香辛料、辣椒面,搅匀、去渣,便制成了辣椒油。
“最后,还要将辣椒油倒入瓦罐中加入适量的冰糖、桂皮等,密闭藏于黄泥土中浸泡30天,红油这才制成。”李华说。
“川北凉粉还要制味水,用
酱油、味精、
白糖、桂皮等九种天然香料浸泡而成。”任其胜补充道,传统手艺如今已被自动化机器设备取代,而老味道依旧不变。
南充文化
从某方面说来,川北凉粉可谓是南充文化的一个缩影。川北凉粉在贩卖时,大多时候凉粉依然做好,等顾客点餐后,再根据顾客所喜好的口味进行作料的添加。整个过程一般1-2分钟。这来即点、点即做、做即食的互动环节,充分体现出了南充人民的豪爽随性。再加上川北凉粉本身的辛辣劲爽,这一合一应,即成为南充日常文化生活中的一个缩影。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