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
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
《哲学中的人本主义原理》是19世纪俄罗斯唯物主义哲学家Н.г.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主要哲学著作。车尔尼雪夫斯基写这篇著作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评论拉甫罗夫的小册子《实践哲学问题概论》。
正文
1860年发表在《同时代人》杂志上。中译本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8年出版,译者周新。
车尔尼雪夫斯基写这篇著作的直接原因是为了评论拉甫罗夫的小册子《实践哲学问题概论》。拉甫罗夫把一些唯心主义的二流人物吹捧为当时西欧先进思潮的代表。车尔尼雪夫斯基批判了拉甫罗夫的这种错误,但更重要的是他系统地发挥了自己的战斗的唯物主义哲学观点,给予唯心主义和二元论以摧毁性的打击。
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在这篇著作中阐明了哲学的党派性,指出了哲学和特定的社会阶层的利益之间的联系,说:“每一位哲学家往往都是当时为了在这位哲学家所属的那个社会上占优势而进行斗争的某一个政党的代表人”。
这篇著作的中心思想是要说明人的本性的统一性。车尔尼雪夫斯基所提出的“人本主义原理”,是要把人看作只具有一种本性的生物,而不应该把人的生命切成属于各种不同本性的许多部分,应该把人的活动的每个方面看作是从头到脚都包括在内的人的整个机体的活动。他认为,人身上有两种不同性质的现象,即物质方面的现象和道德方面的现象,这两种现象都来源于人的统一的本性,因此并不存在任何独立于物质世界的“精神实体”。他在论证人的统一本性时主要依据自然科学,特别是生理学,认为自然科学不仅是研究自然哲学的根据,也是研究关于人的问题的哲学的根据,因此应当把哲学所看到的人,和医学、生理学、化学所看到的人等同起来。他的这种人本主义的观点,基本上仍然停留在L.费尔巴哈哲学的水平上。他们探讨的只是抽象的、生物学上的人,以为有永恒不变的人类本性,完全忽视了人的社会性,不理解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列宁说,尼古拉·车尔尼雪夫斯基的“人本主义原理”只是关于唯物主义的不确切的肤浅的表述。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
目录
概述
正文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