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5月,这首歌曲荣获全国少儿歌曲创作一等奖,被编入小学生音乐教材。2006年,黑鸭子组合在专辑《红色经典特别版》中翻唱此曲。2009年,此曲被中宣部选为推荐的100首爱国歌曲之一。2015年,小蓓蕾组合翻唱此曲,收录在专辑《娃娃唱红歌-红星歌》中。
1973年,《闪闪的红星》组织拍摄,作曲人
傅庚辰接到了《红星歌》谱曲的任务,但他认为歌词过长,于是找到魏宝贵和
邬大为重写歌词。当时,傅庚辰提出三点建议:一是要写成少儿
进行曲,铿锵有力,要写出主角
潘冬子这个少年革命者的志气;二是要写出潘冬子在党的关怀下成长的经历;三是主题歌不仅要在影片中唱,而且从影片中拿出来还能唱 。创作开始后,邬大为和魏宝贵在北京的盛夏里摇着蒲扇念剧本,找灵感。两个人都对其中的“红星”印象最深。他们你一言我一语,形成初稿之后又反复修改了两个小时,歌词里每一句都有“红星”两个字。
《红星歌》调式为七声音阶宫调式,一段体结构,四拍子,歌曲包括齐唱、合唱两个部分。齐唱部分分为两个乐句,由雄壮有力的号角式,音调的前奏引出,旋律起伏,节奏铿锵有力,表现出对红星的赞美。合唱部分由四个乐句组成,后两乐句是前两乐句的
模进,使旋律波浪式上升,表现出对革命胜利的坚定信心。《红星歌》形象十分鲜明,仿佛让听众看到一队革命少年,肩扛梭镖、木枪,威武而神气地迈着整齐的步伐行进着。唱起这首歌,人们就像身处在中国共产党的温暖怀抱,对中国共产党的爱恋之情和对祖国的感激之意温暖自己的心窝。
《红星歌》作为电影的主题曲,带给观众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影片中《红星歌》一共出现了三次,它的歌词简单易懂、朗朗上口,旋律轻快、深入人心。第一次出现在影片的第7分钟,这里主要用来深化情感和
升华主题,通过声音传递和揭示内心的感情,营造出一种美好的氛围。第二次出现在第31分钟,
潘冬子想象出父亲潘行义归来的场景,在深化主题的同时让影片更有节奏感,同时将影片情感推向高潮。第三次出现在第99分钟片尾处,此时正是
中国工农红军胜利之时,歌曲营造出此时喜悦的氛围,加入成人复调的混声合唱,让歌曲听起来更加斗志昂扬、振奋人心,将影片情绪推向最高点。
1964年,为故事片《雷锋》所作的音乐受到了好评,成为他的成名作。1974年,为故事片《
闪闪的红星》创作多首歌曲。1979年,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三十周年献礼演出创作
一等奖。作《红星歌》获全国少年儿童文艺创作一等奖。2008年8月1日创作大型
声乐套曲《航天之歌》。2015年11月25日,获得第十届
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成就音乐艺术家”称号。
魏宝贵,著名词作家,1936年出生于辽宁省锦州市。1949年加入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曾任沈阳军区政治部文化部部长,
辽宁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副主席。现任沈阳民族艺术学校专家委员会主任。曾创作了《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红星歌》《我为伟大祖国站岗》《师长有床绿军被》这些脍炙人口的、影响了几代人的歌曲的歌词,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
邬大为,男,中国词作家,1933年生于
杭州市,祖籍浙江奉化,1949年参军从事部队文艺工作,是
中国音乐文学学会理事、辽宁音乐文学学会副主席、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艺术指导,国家一级编剧。邬大为在
抗美援朝战争期间赴前线演出,并获得三等功。1973年夏,邬大为和魏宝贵应
八一电影制片厂作曲家
傅庚辰之邀,为影片《
闪闪的红星》写主题歌歌词,并引起关注。1987年,《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被评选中国“青年最喜爱的歌”
一等奖,邬大为被军区记二等功。2019年,其创作的《
红星照我去战斗》入选“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优秀歌曲100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