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谦之(365-448年),字辅真,是
北朝时期
道教的代表人物和领袖。他出生在
冯翊郡万年县(今
临潼区),祖籍
上谷郡昌平区(今北京市昌平区)。寇谦之对道教进行了重大改革,成为新天师道(北天师道)的改革者和代表人物。他自称太上老君授予“天师”之位,并得到
老子玄孙李普文传授的《录图真经》。他还去除了“三张(
张道陵、
张衡、
张鲁)伪法”。在424年的
始光元年,寇谦之向太武帝献道,倡导道教改革,制订乐章,诵戒新法。他得到了
拓跋焘和宰臣
崔浩的大力支持,亲自前往
斋醮科仪受,并修建了新的天师道场。寇谦之于448年的
太平真君九年仙逝,享年八十三岁。他对
道教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促使
北魏太武帝灭佛。
生平经历
寇谦之(365—448),上谷昌平(今北京昌平东南)人,字辅真。
巧遇公兴
冯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阎良区武屯乡境内)人,生长在一个官宦家庭,父寇修之,官至太守;长兄寇赞,三十岁即为县令。而寇谦之从小就无心做官,一心一意倾心道教,他从家中仅有的道器、道书以及搜求学得的道术中,寻得了无限乐趣。他每天在家里诵经打坐,炼气功,服药饵,想获得仙道灵效。可是历经数年,一如既往,却依然如故,原身凡体。
寇谦之在家修炼,尽管无效,却依然坚持。这一天,他到
姨母家串门,见到一个叫成公兴的帮工,卖力做活,而形貌却较奇特,身体魁伟,如象用不完的劲儿。征得姨母同意,他带成公兴回到家里帮活。成公兴在寇家干活,不怕脏不怕累,深得寇家满意。
有一天,寇谦之用《周髀算经》演算日、月和五大
行星运行规程时,老是算不对,心焦火燎;成公兴无意到他跟前看看,他很不耐烦地把成公兴支开了。寇谦之又继续演算,总是得不出个正确结果来。正在寇谦之愁眉紧皱的时候,
成公兴又来到他的演算桌旁,诚心诚意地说:“我看到先生的演算方法了。你按我这大老粗的办法算一下看怎样?”寇谦之不屑一顾。“先生不妨一试,不行就算了。 ”成公兴央求着说。寇谦之看到帮工的好意,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按成公兴的运筹方法按步演算,果然心到手顺,一口气算出了“七曜”运行的规程,寇谦之好不高兴呵!这时,再睁眼看看成公兴,觉得他是一个奇人!当下就拜成公兴为师。成公兴因辞不就,反倒让寇谦之收他为弟子,寇谦之莫名其妙,就这样成公兴就成了寇谦之的弟子,师徒俩共同研道,暗相默契。原来,
成公兴是一位
仙人的弟子,因火烧仙宫,师傅罚他到民间,服劳役七年。成公兴以授道来
赎罪,七年期满,就返回仙宫去了。
修道天师
寇谦之受道不久,成公兴对寇谦之说:“先生如有意学道,当随公兴隐遁深山。”寇谦之欣然同意。于是,斋戒三天,便随成公兴离家修道去了。寇谦之先随成公兴来到
华山,采得仙药,服后不饥;不久,师徒俩即前往
嵩山,潜心修道。
嵩山,居
五岳之中,故称“中岳”,属古都洛阳京之地,在
登封市北,为
道教三十六小洞天之第六洞天。中岳后被封神为“中天王”。中岳有二山七十二峰,以太室山峻极、少室山五乳峰为最有名。自
刘彻封禅中岳之后,中岳成为
仙人道士的修炼之地。
晋朝著名道士
鲍靓曾登嵩山,入石室,得古《三皇文》,修炼成仙。所以,
成公兴、寇谦之也来到了嵩山。他们选定在
太室山石室修炼。成公兴将全部修炼秘诀传授给了寇谦之,寇谦之聪明好学,日益长进。
成公兴在
嵩山传授道法,不觉己到七个年头,该是自己回归仙宫的时候了。临别时,成公兴再三嘱咐寇谦之:“你潜心
道教,志向可嘉,但尘缘未了,七情六欲未断,难赴仙路。不过,如果勤奋努力,将来可做帝王之师,亦为大器。”寇谦之聆听师教,不敢有丝毫怠慢。成公兴去世后,寇谦之“守志嵩岳,精专不懈” ,并开始招收弟子,讲经施术,弘扬道教。
寇谦之在嵩山修炼达三十年之久,一副仙风道骨的神韵,他自知外形可以为国师,但内质上却空泛无几,要想更上一层,需在这方面下功夫。于是,寇谦之决定要从道教本身动真格了。寇谦之经成公兴点化,悟出了上述道理,为此,他就自编自导了一场自己托天神降授的仪式。
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寇谦之在
嵩山少室石室托言太上老君在
仙人玉女拥护、百灵导从之下,降临嵩山,告诉谦之说:“往岁,嵩山
山神上奏天曹,称自从天师
张道陵去后,地上修道的人无所师授。今有嵩山道士寇谦之立身直理,行合自然,堪处师位。吾故来授汝天师之位,赐《云中音诵新科之诫》(即《老君音诵戒经》) 。汝宣吾新科,清整
道教,除去三张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服食闭炼。”
自此,寇谦之以“天师”身份,宣扬道教,并对“天师道”进行“三整顿”。使天师道以新的面貌在世间传播。
北魏明帝
泰常八年(公元423年),正当秋高气爽、晴空万里的金秋季节,寇谦之端坐石室,正诵《
老君音诵诫经》,忽然少室山颠,云蒸霞蔚,灵光普照,在五彩缤纷的云上端坐着一位神仙,这是老君玄孙,上师李谱文降临。寇谦之立即走出石室,仰望拜。上师说:“受老君之命,特为授汝能‘劾召百神’,定‘坛位礼拜,衣冠仪式’的《录图真经 》,并传授销炼金丹、云英、八石、玉浆之法,望谨慎奉持,辅佐北方太平真君。”自此,寇谦之以“国师”的身份,到处游说,自认为身朝廷,给
道教争地位的时机已经到来。也就在这一年,
拓跋焘拓跋焘继皇帝位。十月,初冬来临,寇谦之卧居嵩山三十年的雄厚资本积累成了,他戴着“天师”桂冠,离开嵩山施展抱负,而做他的“国师”美梦了。
引荐国师
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始尧元年(公元424年),寇谦之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走下嵩山,风尘仆仆地北上北魏
首都(今
大同市),献上他的杰作——道书。谁知出于所料,皇帝让他暂住在一个叫
张曜的家中,供其衣食把他养了起来。寇谦之不甘闲住,他四处打听能和皇帝接近的人,终于找到了一个得力的支持者,那就是太武帝的左光禄大夫,著名大儒白马公
崔浩。
崔浩,字伯渊,清河人,为北方第一大族,崔浩一支,更为显中之显,尤出众望。崔浩之父
崔宏,有辅佐之才,官至天部大人,封为白马公,为
北魏先朝重臣。崔浩自幼养尊处优,又生得“纤妍结白,如美妇人”,少好文字,博览经史,阴阳五行,百家之言,莫不精通,深研义理,出类拔萃。他承继父业,入仕朝廷。从道武帝到
拓跋嗣,己官至左光禄大夫,父子均为朝廷近臣。
拓跋焘即位,更是军国大事主谋者之一,因他主张利用
汉人,实行汉制治国,得罪部分鲜卑贵臣,太武帝迫于众议,让
崔浩暂且去官在家,而大凡国事,必决崔浩。寇谦之选中崔浩,是最合适的意中人。而崔浩是想借助寇谦之的
道教,拉拢太武帝;借助皇权,实行
汉化主张。于是,崔浩上书极力推荐寇谦之。先赞太武帝圣德清明,再捧寇谦之如神如仙,莅临
北魏,为上天之吉兆。
皇帝应天承命,不会受到世俗的干扰而顺天应命的。
果然奏效,太武帝闻奏十分高兴,立刻派人将“天师”接到宫中,并派人奉皇帛、牺牲,南下祭祀
嵩山,还将寇谦之在嵩山的弟子,接到平城。于是“天师”“帝师”,一齐拥来;宣布天下,显扬新法,道业大盛。
寇谦之在宫中辟谷不食,精神奕奕;扶请神,天相多多;画符镇灾,希冀太平;讲经论道,施术弘教,深得
拓跋焘的器重。
寇谦之居帝师之位,便发布遵老君训诫改革天师道。同时,考虑到大魏治国必须用儒学,而自己幼不好儒,成为缺陷;
崔浩有求必应,急需应用,稍稍弥补了自己的儒学空白的短处。崔、寇二人用儒道治国的方略,在朝中逐渐得到了落实。
寇谦之为了取得皇帝的信任便大显神手,积极参加
北魏的军事行动。始光二年(公元425年),大夏王
赫连勃勃病亡,其子赫连昌继位。对是否西伐大夏,朝臣意见不一。崔浩主战,长孙嵩主和,
拓跋焘倾向主战,意志不坚定,特请来寇谦之“天师”决定吉凶。寇谦之首先同意崔浩的意见,认为大夏历年穷兵武,民心不安;又新丧国君,政局不稳。如出兵征伐,定会一石三鸟,取得胜利。于是,寇谦之在宫中,大作
斋醮科仪,祈祷胜利。后对太武帝说:“此战必克,
皇帝以武应天运,当以兵定九州,后文先武,以成
太平真君。”
太武帝十分高兴,于是亲率一万八千轻骑西征,结果大挫西夏元气,俘敌军数万,缴获牲畜十几万头,虏夏人万余家,凯旋而归。
寇谦之以其道术、法术和权术、谋术,连连相扣,术术应手,终于在
鲜卑族的大魏,站稳了脚跟,实现了“国师”之梦,如愿以偿了。
推行新道
寇谦之改革后的新天师道,在
北魏轰轰烈烈发展着。
拓跋焘崇奉天师,显扬新法,并下诏给寇谦之及其弟子授予高官显爵,寇谦之谢绝了。太武帝下令对寇谦之处以方外之礼,于是,让“天师及其弟子,并列在王公之上,不听称臣”。太武帝还下令,为寇谦之师徒在京城东南(象征嵩山)修建了五层高的道坛,遵其新经之制,取名“玄都坛”。住道士一百二十人,朝廷供给衣食。道士、道徒每日“斋肃祈请,六时礼拜”,每月举行一次“厨会”,有数千人参加,费用由国家供给。
太延六年(公元440年),
拓跋焘根据寇谦之的建议,改元“
太平真君”,后又应寇谦之所请,亲自至道坛受
符箓。自此,
北魏历代皇帝即位时,都至道坛受符箓,成为一种规制,依此作为鲜卑拓跋部统治
汉族的一种依据。如
拓跋濬拓跋浚于
兴光元年(公元454年),“至道坛,登受图箓”。
拓跋弘拓跋弘于天安元年(公元466年),“幸道坛,亲受符箓”。
寇谦之去北魏平城以前,朝廷多信佛教;寇谦之的新天师道得到太武帝崇奉之后,自然影响到佛教的发展,但当时太武帝对佛教并无恶意。后来,
拓跋焘发现僧尼不守清规,干些伤风败俗的事,遭到太武帝的怨恨,才下令禁僧俗来往。
太平真君六年(公元445年),发现长安佛寺僧人与起兵反魏的
胡人盖吴有牵连,下令诛杀长安沙门。第二年,下诏各州杀僧人,毁
佛像,禁民信佛。
北魏佛教受到毁灭性打击而衰败。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三武一宗”灭佛事件的“太武灭佛”。然而,寇谦之对太武帝灭佛活动,不太热心,甚至反对。他认为道教己处于国教地位,佛教己无力相争,没必要排佛;他认为新天师道吸收了不少佛教义理。道佛互相融合,可以共处,根本没有发展到你死我活的地步;而且
老子化胡,释迦牟尼是老子的化身之一。他更认识到以太子晃为首的鲜卑贵族崇佛抑道;排佛过于激烈,势必影响政局不稳,不利道教。所以,对于执意灭佛的
崔浩,他多次争辩利害得失,崔浩不听。崔浩想施展用
儒家思想来治国,削弱贵族势力;寇谦之意识到这可能逞一时之快,而最终会招致杀身之祸,后果相当严重。
寇谦之不仅想到崔浩的未来灾难,也想到了他自己的现状,他以太武帝名义修建“静轮天宫”,因“必令其高不闻鸡鸣狗吠之声,欲上与天神交接,功役万计,终年不成”,而招致皇太子一帮人的非议:“寇谦之想以无止境的时间,办不可能办到的事,费损财力,疲劳百姓,恐怕不太合适吧?”
拓跋焘也认为无不有理,寇谦之很清楚这个内情。他还意识到他所招收的新老弟子,入京城之后,个个贪图享受,无所长进,自己己年过八十,
道教后继无人,静轮天宫,己历时十八年,而竣工无期,这使得寇谦之己力不从心了。他感到大限将至,对弟子们说:“当我寇谦之在世之日,你们可以求得荣华富贵,一旦我去世,这静轮天宫真难修成呵!”
太平真君九年(公元448年),寇谦之
预言不久的夜里,在尚未完工的静轮天宫里悄悄仙去了,享年八十三岁。
两年后,
崔浩奉命修国史,景穆太子
拓跋晃为报“灭佛”之仇,先表面赞同他秉笔直书;国史修成后,借口崔浩“尽述国事,备而不典”,将其诛杀,并尽戮其族。崔浩之死,正被寇谦之言中。
太平真君十一年(公元450年),迫于压力,
拓跋焘下令拆除静轮天宫。太平真君十二年,太武帝突然终止“真君”年号,改元“
正平”。十个月后,太武帝被近侍
宗爱所杀死。因太子拓跋晃早死,由
皇太孙拓跋濬即位,是为文成帝。
此后,
北魏的新帝登基,按照祖宗旧例,亲登道坛,接受
符箓。
拓跋宏元宏元和十五年(公元491年)将道坛由城南迁至南郊,定员由一百二十人减至九十人。孝文帝迁都
洛阳市后,一照旧例,在洛阳城南新建
斋醮科仪,定员为一百零六人。
元修元修永熙三年(公元534年),
元善见元善见由洛阳
迁都安阳市,建立
东魏,在邺城南建立道场,定员仍为一百零六人。东魏
武定六年(公元548年),
高澄把持朝政,奏请取消道坛。
北齐高洋高洋天宝六年(公元555年),道佛论争暂告平息。
主要成就
思想
寇谦之对早期
道教的教义和制度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吸取
儒家五常(父义,母慈,兄友,弟恭,子孝)观念,吸融儒释的礼仪规戒,建立了比较完整的的道教教理教义和斋戒仪式,并改革道官职位的世袭制度,主张唯贤是授,信守持戒修行。
他重视道教斋醮仪范,为道教增订了诸多斋仪和仪式,亦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经寇谦之改革后的天师道,后人称新天师道或北天师道。公元448年,寇谦之卒,年八十四,葬以道士之礼。
著述
著作有托太上老君降授的《云中音诵新科之戒》 ,该书是现今所能见到的关于
道教经韵音乐最早的文字记载,原书已佚失,即《云中音诵新科之戒》的残本。近人汤用彤先生等则认为,现存《太上老君戒经》《太上老君经律》《太上经戒》《三洞法服科戒文》《正一法文天师教戒科经》《女鬼青律》等书,亦为《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中的内容。一般认为《正统道藏》所收《老君音诵戒经》一卷,是后人对原书二十卷的节抄。
另有托名老子玄孙李谱文降授的《录图真经》。
改革
北魏寇谦之修道嵩山三十年,为适应历史潮流,对天师道进行了较为彻底的改革,使
道教摆脱了
原始宗教的粗陋浅薄的风貌,从而得到北魏朝廷的承认,从民间进入殿堂,寇谦之成为一代宗师。此后,道教不断得到历代道教大师的丰富、发展,完善了道教的
思想体系和斋醮仪式,使道教成为
华族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寇谦之对天师道的改革“专以礼度为首”,也就是符合
儒家的礼的规范。主要作出了这些改革:
1、除去三张伪法。坚决反对利用天师道犯上作乱。
2、废除以前天师道征收租米钱税的制度。
3、加强戒律,整顿组织,废除了原来
祭酒等道官私授教职的做法,废除天师道一些教职的
世袭制度,要求“唯贤是举”,并废除五斗米道原有的24治名称,规定信徒不得随意改投道官,道官招收弟子应先考察三年等。
4、修订戒律、科仪,并且撰写《
老君音诵诫经》20卷,用忠孝等
儒家思想作为道士的行为准则。
经过他改革后的天师道为了和以前的相区别,被称为北天师道或新天师道。
轶事典故
天师之位
北魏神瑞二年(公元415年),据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山授予他“天师之位”,赐《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二十卷,传授
导引服气口诀诸法,并令他“清整
道教,除去三张伪法(三张指
张道陵、张衡与张鲁),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寇谦之亦依之对道教进行清整。
北天师道
北魏
泰常八年(公元423年),他又称老子玄孙李谱文降临嵩山,亲授《录图真经》六十余卷,赐以劾召鬼神与金丹等秘法,并嘱其辅佐北方“
太平真君”(
拓跋焘拓跋焘)。次年(公元424)寇谦之亲赴魏都
平城区(今
大同市)献道书于太武帝,得到重臣
崔浩的帮助,帝赐于平城东南建立新天师道场,重坛五层,遵其新经之制,后人称为“北天师道”。
太平真君
太延(公元435-440年)末,太武帝听从寇谦之的进言,改年号为太平真君。后帝又亲至道坛受箓,成为道士皇帝,并封寇谦之为国师。北天师道由此在北方大盛。
人物评价
心诚修道
寇谦之(365~448),为
北魏著名道士和天师道的改革者。原名谦,字辅真。祖籍上谷昌平(今属北京市),后徙居冯翊万年(今陕西临潼北)。自称
东汉雍奴侯
寇恂之十三
世孙。其父修之,
苻坚东莱太守,赠秦州
刺史,冯翊哀公;兄
寇赞,南雍州刺史。
寇谦之“早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修
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后遇“仙人”
成公兴,随之入
华山,采食药物不复饥。继隐
嵩山,修道七载,声名渐著。
天师道(俗称五斗米道)自
张道陵之后,常被农民用作组织和发动起义的旗帜,
统治阶级对它怀有戒心,也深为当时士大夫所不满,寇谦之趁
拓跋焘崇道抑佛之机,对天师道进行改造和整顿以迎合统治阶级的需要。早在
北魏神瑞二年(415),他称太上老君亲临嵩岳,授以天师之位,赐以《云中音诵新科之戒》二十卷,传其服气导引之法;令其宣此“新科”,清整
道教,除去三张(张陵、张衡、
张鲁)伪法,租米钱税及男女合气之术,专以礼度为首,而加之以服食闭炼。
天师道教
泰常八年(423),又称太上老君玄孙李谱文临嵩岳,再授《录图真经》六十余卷,及劾召鬼神与金丹诸秘法,命其辅佐北方太平真君(指
拓跋焘拓跋焘),统领“人鬼之政”。
始光元年(424),至魏都平城(今
大同市),献道书于太武帝。最初,太武帝对谦之献书之举漠然处之,“令谦之止于张之所,供其食物”。左光禄大夫
崔浩以其“辞旨深妙”上疏盛赞。
繁盛顶点
“世祖欣然,乃使谒者奉玉帛牲牢,祭嵩岳,迎致其余弟子在山中者”。翌年,于平城南立天师道场,重坛五层,尊其新经之制,集道士一百二十人,每日祈祷六次。
太延六年(440),寇谦之声称太上老君复降,授
拓跋焘以
太平真君之号,帝遂改元为太平真君。又二年,亲至道坛受箓,封寇谦之为国师。至此,
正一派乃大盛。终
北魏之世,崇信不衰。
后周承魏,崇奉道法,每帝受箓,如魏之旧。太平真君九年(365)寇谦之逝世,享年83岁。
好道发展
寇谦之夙好仙道,有绝俗之心,少年时曾修张鲁之术,服食饵药,历年无效。后跟随仙人成公兴入华山,采食药物不复饥。继隐嵩山,修道七载,声名渐著。后出山入世,整理改革已不大合时宜的天师道旧制度及科范礼仪、道官教义等,为后世道教斋仪奠定了基础。世称寇天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