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迈河龙(属名:Limaysaurus,意为“利迈河的蜥蜴”)是一种生活在
白垩纪早期的雷巴齐斯龙科
蜥脚下目恐龙,主要分布在
阿根廷中西部利迈河。这种中等体型的恐龙生存于白垩纪中期森诺曼阶,约9960万至9700万年前。其化石发现于
南美洲(巴塔哥尼亚西北部),在现今的北部巴塔哥尼亚地区,生活在当时的陆地上。
利迈河龙是一种中型蜥脚类,其典型体长可达20米。背部神经棘非常高,颈椎和胸椎神经棘不呈V字形而呈I字形。牙齿弯曲,不像梁龙的铅笔状。这种恐龙的特征还包括与
摩洛哥的
雷巴齐斯龙属在系统发生学上的亲缘关系,这个发现支持了在1亿年前非洲和南美洲之间仍有陆桥连接的假设。
利迈河龙与
阿根廷龙属、马普龙等恐龙共享栖地,当时的环境是有许多大而浅
潟湖的平原,气候温和而潮湿。在利迈河龙的化石中发现了胃石,推测它们吞下用来帮助消化。
萨尔加多等人于2004的系统发生学研究证实利迈河龙与非洲的雷巴齐斯龙和
尼日尔龙属、以及
南美洲的
雷尤守龙属和龙之间有接近的属性,而将它分类至雷巴齐斯龙科,这是
梁龙超科的一个基础演化支,化石发现于
欧洲、南美洲、非洲的
白垩纪地层。
利迈河龙目前只有一个种,模式种特氏利迈河龙(Limaysaurus tessonei),最初于1995年由豪尔赫·奥兰多·卡尔沃和利安纳度·萨尔加多归入非洲雷巴齐斯龙的一个种(Rebbachisaurus tessonei)。但后来萨尔加多、Alberto Garrido、Sergio Cocca和Juan Cocca提议建立独立的属,于是于2004年命名了利迈河龙。属名由发现地附近的
利迈河为名;种名纪念发现第一具及最完整的正模标本的Lieto Tessone。这项发现为
白垩纪中期冈瓦纳大陆的恐龙分布情况提供了一丝线索。利迈河龙有许多件已知标本,其中一件(即正模标本)完整度高达80%,成为目前发现最完整的白垩纪
南美洲蜥脚下目化石之一。
正模标本MUCPv-205是一个包含
头骨后部的部分骨骼,于1988年由Lieto Francisco Tessone所发现。与MUCPv-206标本(第二件破碎的骨骼)一起由何塞·波拿巴进行后续的采集。这两件属于成体的标本可能来自烛台组
地层,年代可追溯至早森诺曼阶。另外一个较小的标本MUCPv-153在附近发现,来自乌因库尔组基层,年代为晚森诺曼阶。
1995年到2002年期间,在
阿根廷里奥内格罗省皮昆莱乌富县乔昆城西南方15公里处陆续发现了可能属于利迈河龙的化石。这些沉积层属于利迈河亚群洛罕库拉组的水狮山(Cerro Aguada del León)段,年代约介于阿普第阶至阿尔比阶之间。但这些化石后来被命名为新属科马约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