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白话发展史》是由徐时仪编写的学术著作,于2007年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书中详细探讨了汉语白话的历史演变过程,从古代的甲骨文到五四时期的白话文,揭示了汉语语言形式的变化及其背后的文化变迁。徐时仪通过对海量历史文献的深入分析,首次展示了汉语文白交替的漫长发展历程。
徐时仪,博士学位持有者,现任教于上海师范大学古籍研究所,担任教授及博士生导师。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涵盖汉语史、文化史和中国古典文献学。除了《汉语白话发展史》,他还撰写了多部学术作品,包括《慧琳音义研究》《玄应〈众经音义〉研究》和《古白话词汇研究论稿》等。
《汉语白话发展史》分为四个章节,分别介绍了汉语的书面语系统、古白话系统的概况、白话的早期出现阶段以及其后的发展时期。在第一章中,阐述了民族共同语的起源和发展,以及
文言文和古
粤语的形成过程。第二章则对古白话进行了详细的分类和特点分析,并列举了相关的文献资料。第三章聚焦于白话的萌芽阶段,追溯了从先秦至
魏晋南北朝期间白话的逐步显现。最后一章则是白话发展的黄金时代,涵盖了隋唐至元代的白话文学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