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片(英语:experimental film)也称为实验电影、前卫电影、先锋电影,是一种电影拍摄模式,它严肃地重新评估了电影惯例,并探讨了以非叙述形式替代传统叙述手法或工作方法。实验片通常与主流商业片和纪录片的实践相当不同,甚至往往相反,它们的目标通常是将观众与影片置于一个更活跃、更发人深省的关系当中。
实验片与商业电影有着明显的区别。商业电影追求大众品味,依靠市场,而实验电影则是为了某种风格尝试而拍摄的,一般不在乎票房或者根本就不会公映。实验电影一般比商业电影要粗糙,或者短小,它们的预算通常非常低,工作人员也非常少,甚至只有一个人,其资金通常自筹,或由小额捐赠支持。实验片制作人通常都是作为业余爱好者开始的,有些人会以实验片作为进入商业电影制作的跳板,或通过其过渡到学术职位。制作实验片的目的通常是使个人形象更像一个艺术家,或者促进对新技术的兴趣,而不是像商业电影那样为了娱乐或赚钱。动画片、纪录片等也可以按此方法分为两类。
实验片是一种电影制作风格,它通常与主流商业片和纪录片的实践相当不同,甚至往往相反。实验片往往会出现以下特征:不采用线性叙事,使用各种抽象技术——散焦、胶片绘画或划伤、快速编辑,使用异步(非叙事引导)声音,甚至没有任何声轨。其目标通常是将观众与影片置于一个更活跃、更发人深省的关系当中。实验片的制作和发行通常依赖于自筹资金或通过小额赠款融资,使用最少的人员,或者往往只有一个人,即制片人。一些评论家认为,很多实验片实际上已经不是“实验”片,而是已经成为了一种主流的电影类型。
实验片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20年代的欧洲前卫电影,当时的艺术家们开始将达达主义和超现实主义等前卫运动带入电影院。例如,由勒内·克莱尔执导的《幕间休息》(1924)将鲁莽喜剧带入无果。在美国,二战前后的前卫电影,如查尔斯·席勒和保罗·斯特兰德的《曼哈塔》(1921),也为实验片的诞生做出了贡献。到了1960年代,美国的实验片制作人开始探索新的表现形式,如布鲁斯·康纳的《一部电影》(1958)和《宇宙射线》(1962),以及肯尼斯·安格尔的《天蝎崛起》(1963)。这些电影制作人的工作为实验片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实验片的展示和发行通常在商业剧院之外进行,如小型电影社团、微电影、博物馆、美术馆、档案馆和电影节等。例如,1946年法兰克·斯特法彻在旧金山现代艺术博物馆创造了“电影艺术”系列实验片。从1947年至1963年,位于纽约的影院16是美国实验片的主要展示者和发行者。1962年,乔纳斯·梅卡斯和其他约20名电影制作者在纽约市创立了电影制作人合作社。此外,一些电影节,如安阿伯电影节、纽约电影节的“前卫视点”板块和鹿特丹国际电影节,也突出了实验性作品。
尽管实验片的受众相对较少,它已经影响了
电影摄影、视觉效果和编辑等领域。音乐视频、片名设计和电视广告等类型可以视为许多实验片技术的商业化。此外,许多实验片制作人也制作主流电影,反之亦然,如
拉斯·冯·提尔、约尔根·莱特、
亚历山大·尤杜洛斯基等,他们将电影制作手法带入主流商业片的程度存在很大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