册井村
河北省邢台市沙河市册井乡辖村
册井村位于沙河市西南部,距市区32.5公里,坐落在太行山东麓浅山区与华北平原的过渡带上,它三面环山,地势西高东低,地形以丘陵和河川盆地为主。村里人用“山绕三圈(zao),水绕两河”来概括。它三面环山,地势西高东低,册井镇位于中间盆地的最高处。
册井是有着悠久历史的古村落,历来是沙河西部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一直是里、社、区、乡的驻地。
册井是沙河市最大的自然村,全村有7000多人,分为东南街、东北街、西南街、西北街四个村民委员会。
2016年11月邢台市沙河市册井乡册井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历史沿革
井邑市,汉语词语,释义为城镇;乡村。市井。故里。奴役社会周朝推行井田制,九夫为井,四井为邑,四邑为丘,四丘为甸,四甸为县,四县为都,册井镇出自奴役社会井田制为地名。
相传汉魏时已有人居住,宋代已初具规模。现在村西北白坡的山崖上的石刻佛像,有“宋元丰元年”(公元1078年)字样,说明宋代已有村落。千百年来一直是河北顺德府(邢台市)通往山西潞安州(长治市)的官道,是附近有名的物资集散地、商贸中心,店铺林立,相当繁华。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册井位于河北省沙河市西南部,距市区32.5公里,系市境最大的自然村。它坐落在太行山东麓山区与丘陵交界处的一片小盆地中,西北扼柴关川口,由川谷形成的马河从西北至东南绕村而过;西北和横不浪川坡山相连;南面与小清河沿岸诸村田岭交接;北东两面是绵延20公里的黄土岭。地理位置优越。
人口民族
册井镇人口众多,村内有7千多口,连住在市区的有1万多人,居全市村庄之首。册井村民不论姓张姓王,人多人少,历来和睦相处,尤其对于新迁入的小户人家,更是特别照顾。所以,在漫长的历史时期,吸引汇聚了四面八方三教九流各色人等,因而使册井英才辈出,长盛不衰。
旅游
景点
名胜遗迹
解放前,册井村有以大庙为首的5、6座庙宇,四面有桥门,村口有寺院、道观、僧塔、摩崖佛像。另外,田地间还散布有不少古墓葬、古碑刻等,有一些堪称一方名胜,有一些颇具文物价值。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多数已不复存在。近年来,遗迹得到政府的重视,有些已成为旅游胜地。
桥门多
册井镇自古就是沙河市邑西重镇,从现存石刻文字记载,最少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在村中仍矗立着四座桥门。三座为青石结构,一座为灰砖结构,威威赫赫见证了册井古往今来的历史沧桑。东门位于册井村东,座西面东,桥高二丈余,中嵌砖刻大字“册井东门”。桥上盖关林,高大雄伟。桥洞下车辙印痕俨然,是周围村庄到册井赶集看会的必由之路,史称“锁钥之地”;南门位于西南街河沟北岸,高丈余,座北朝南,桥面青石刻“南门”二字,是武安市寨坡、洪山等村到册井的商贸之路;西门在西南街张家祠堂东侧,座东面西,是西南、西北二街交汇点;北门位于后街,玉皇庙东侧,座南朝北,古时下临悬崖,易守难攻。四座桥门形成册井古镇独特的文化景观,是沙河市不多见的历史文化遗存。
庙宇多
册井村的庙宇很多,成规模的就有村西南的土地庙、村东口的都司庙、北门东侧玉皇庙、东南街元帝庙(俗称老爷庙)、东桥门上关帝庙,村中央的大庙,还有南海宫、圣母庙、三官庙等。历史上,东南坡上有寺庙有古塔,西南街有尼姑庵,乃至黑龙庙,扬州城,仙姑庙等等,儒释道三教融通,交相辉映。土地庙景区不仅供奉着土地爷,还建有牌坊、大殿、拜殿、吕祖庵华山圣母殿、城隍庙、圣母庙、戏楼、凉亭等,已成为这一带渐有名声的旅游风景区。
石头老建筑
册井村老村里到处是上百年的石头老建筑,它们依山地地势而建,看似杂乱无章,实则与地形配合得丝丝入扣,布置得有规有距、错落有致、整齐划一,这是册井先民们数百年来精心设计的结果,看上去紧凑而不拥挤,宽敞而不浪费。由于建筑时间不一,所建者贫富不同,加上地势位置的原因,所以村子里既有以张姓家庙、王氏家庙为代表的城堡式、组合型地主大院,又有普通平方民宅。但无论哪种从石板的选择、门楣装饰、窗甚至门墩,都有所讲究。
匠人艺人多
历史上,册井村的匠人艺人辈出。画匠,各道街都有几个,最有名的如清末民初的赵才轩,所画山水特别是寿字山水,乃为一绝,在县内外知名,其画作至今有好几家收藏。西南街的庆功庆祥大爷,祖传的油漆技艺,用料配料讲究,做工精细,一件家具至少费近10道工序。
获得荣誉
2016年12月9日,该村入选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行政区划
目录
概述
历史沿革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人口民族
旅游
景点
获得荣誉
行政区划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