沃伦·甘梅利尔·哈定
美国第29任总统
沃伦·甘梅利尔·哈定(Warren Gamaliel Harding,1865年11月2日—1923年8月2日),美国第29任总统,出生于俄亥俄州,卒于任期内。
1899年被提名为俄亥俄州参议员候选人,竞选获胜。1903年当选副州长。1909年被提名州长候选人,竞选失败。1914年当选国会参议员。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父亲乔治·特赖恩是个农夫、马商,一个美国独立战争时的老战士,后来又做了勉强够格的乡村医生;母亲菲比·迪克森·哈定,是一个虔诚的宗教信徒,平常主要靠当助产士来补贴丈夫那不固定的收入,因为有谣言传说哈定的家族有黑人血统,这使他童年失去了欢乐,充满了苦恼。
哈定在卢布明·格罗夫村那所仅有一间教室的小学校上学,10岁时离开学校,随父亲迁移到小城喀里多尼亚郊区的一个农场。对于日常的农场杂活,并不热心。于是,开始学习吹奏短号,并在当地一家摇摇欲坠的报社里当印刷学徒工。
1879年进入了伊比利亚的俄亥俄州中心学院。
1881年毕业并取得了理学学士的学位证书。随父亲迁居俄亥俄州的马里恩。一在马里恩定居,哈定就协助组建马里恩人民乐队,并在附近一所小学校任教,之后,来到一家律师事务所,试着学法律。后来开始兜揽保险生意,当他错估了税率之后,这段生涯也就灾难性地告吹了。于是在马里恩民主党的《明镜周刊》报社谋求了一个临时记者的职业,由于他对1884年共和党总统候选人詹姆斯·布莱思表现了过分的热情,因而又丢了这份美差。
1884年11月与两个朋友筹备资金300美元,合资买下了马里恩《星报》,一年之内,这桩靠不住的冒险生意竟然奇迹般地活了下来,而且居然显示出一些成功的迹象。后来从朋友手中买下了《星报》的所有股份,独自控制了这家报纸。又由于哈定能言善辩,交际甚广,《星报》很快就成了马里恩最重要的报纸,俄亥俄州出类拔萃的城镇小报之一。随着《星报》的成功,哈定的名字也开始远扬俄亥俄州。
1891年25岁与一位富商女儿弗洛伦丝·克林·德沃尔夫结了婚。对这样一门亲事,哈定想以婚姻为跳板,找到一个“靠山”,逐渐改变自身社会地位低下以及随之而来的不稳定感。婚后,哈定并没有得到他所希望的、也是他所迫切要求的家庭幸福。专横的妻子、跋扈的女人,致使哈定常常用“女公爵”来形容她的令人生畏和神经质般的性格。婚姻的不幸,或许也正是哈定后来甚至在白宫里与其他一些女人私通的缘由所在。
从政经历
初入政坛
1899年被提名为俄亥俄州参议员候选人,竞选获胜。
1903年当选副州长。
1909年被提名州长候选人,竞选失败。
1910年接受了保守派的提名,竞选俄亥俄州的州长,但竞选的惨败,几乎要结束他的政治生涯。
1912年为威廉·塔夫脱竞选连任班子负责人,塔夫脱失败。
1914年被提名为联邦参议员的候选人。哈定在这次联邦参议员的提名竞选中击败了福勒克,当选为联邦参议员。
平庸入选
哈定在参议院的六年中,工作平淡无奇,毫无卓著之处,既没有推动任何重要议案,也没有创下什么业绩值得人们去回顾。尽管如此,他那善于交往的乐天派性格,伶牙俐语的雄辩演说,对美国共和党的虔诚态度以及代表着一个很重要的州这些事实,仍然加强了他在共和党内的地位,而且出入意料地得到了在1912年分裂而成的共和党两派的共同支持。
1916年被推选为共和党全国代表大会主席,并在共和党的全国代表大会上作了关于方针政策的演说。时隔3年,哈定的朋友多尔蒂又发起了一个推举哈定为总统候选人的运动。
1920年在共和党芝加哥代表大会的三次竞选中,哈定的成绩非常糟糕,以至于他的候选资格在某种程度上成了笑柄。然而,多尔蒂却向记者们保证说,提名大会将陷于僵局,一批疲劳的政党领袖们聚集在“某处一间烟雾腾腾的房间里”,将挑选哈定作为折衷的候选人。接着,大会又开始了,第十次投票后通过哈定当选为总统候选人,马萨诸塞州的州长卡尔文·柯立芝为哈定的竞选伙伴。在竞选中,哈定对加入国联这一主要争端不予表态,只是一味地含糊其词,他积极支持美国共和党政纲的主张:高关税、船只津贴、移民限制、铁路改善、成立公共福利部门和实行农业合作社等,哈定叫得最响的是“恢复常态”(即恢复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状态)的口号,这对当时正面临着经济危机的美国人民来说,产生了很大的吸引力,因为他们指望在战后能提高工资,改善生活,限制垄断资本的进一步扩张。
竞选主张
哈定宣称:“美国当前所需要的不是英雄行为,而是医治创伤;不是灵丹妙药,而是正常化;不是革命,而是恢复,不是激动人心,而是心平气和;不是实验,而是保持平衡:不是受国际事务的牵累,而是在国内取得成功……”这些含糊其词的说教确实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管是支持加入还是反对加入国联的人,都能从哈定的发言中找出应该选举他的理由。的确如此,大多数选民希望的是恢复自由放任主义,最终放弃那种除带来忘恩负义和苦难之外一无所获的圣战,是再次奉行传统的孤立主义。
由于上述原因,哈定以一个世纪以来最大的压倒一切的优势——选民票16143407对9130328;选举人票404对127彻底击败了美国民主党对手詹姆斯·考克斯,在选举中大获全胜,“这不仅仅是一次压倒优势下的大胜利,这简直是一次大地震”,反映了美国人民对战后种种挫折与失意的抗议,反映出人们对平静生活的热切渴望。
1921年3月4日宣誓就职,是美国历史上第一位坐着汽车去白宫就职的总统,就职典礼也是电台上第一次广播的总统就职典礼。
懒散执政
哈定政府的后台是汽车、石油工业的富豪们,因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汽车工业得到了蓬勃发展,石油工业在美国产业中也日益取得优势,而哈定政府又正是以明显地代表汽车、石油资本利益而著称的政府,譬如,在哈定政府中,美孚石油公司的代理人休斯任国务卿,摩根公司的波士顿交易所经理魏克斯任陆军总长,战后美国善后救济总署署长胡佛任商业部长,胡佛本人是个大资本家,并与摩根电业托拉斯有密切关系,美国铝业托拉斯老板、金融寡头梅隆任财政部长,一向和洛克菲勒、辛克莱石油大王及银行家道奇有密切关系的前新墨西哥州参议员福尔任内政部长,俄亥俄州政党领袖多尔蒂担任丁司法部长等等,哈定本人还有一批私人顾问。哈定政府当时被资产阶级报刊称为“扑克内阁”,因为哈定总统每周都要和他的阁员们,包括梅隆、哈威、辛克莱等人举行两次扑克比赛,这常常给白宫罩上一层松散的气氛。连西奥多·罗斯福的女儿艾丽斯·罗斯福·朗沃思看到白宫总统的办公桌上散置几副纸牌,斟满威士忌酒(在禁酒期间)的高脚玻璃杯,浓重的雪茄烟味以及“俄亥俄州的那帮子人”解开背心,围坐在那里,还把脚放在桌子上,也不禁大吃一惊。
哈定是由新闻界转入政界入主白宫的。他上台后正式结束了美国德国战争状态,取消了威尔逊在国内采取的战时措施,鼓励投资,让资本家放手自由经营,同时实行贸易保护政策。这些措施促进了美国战后的发展,带来了20年代的“工业繁荣”。哈定任职期间把自己的许多朋友安插到政府中。
竞选时,哈定声称一定要组织一个强有力的内阁。但内阁名单公布后却令人失望。哈丁任职期间,经常与所谓的“俄亥俄州帮”在白宫喝酒玩牌,大部分实际工作均在这些场合决定,故人称哈丁的内阁为“扑克内阁”。在这样的情况下,哈丁内阁丑闻迭出就不足为怪了。
人物事件
风流政客
随着政治地位的提高,哈定对自己的家庭生活越来越感到不满,于是,便开始背着严厉的“女公爵”寻花问柳。起初,他狂热地爱上了他的一位好朋友的漂亮妻子——卡丽·菲力蒲,这场罗曼史在极其秘密的状态下持续了15年,其间,哈定向这位漂亮的情妇写了250封情书,以表示自己的爱慕之意。
后来,由于这位情妇一再要求与他结婚,迫使哈定中止了两人的关系;1916年这位英俊漂亮的参议员又开始了与另一位年轻美丽的金发女郎——南·布里顿富有戏剧性的热恋。那一年,这位姑娘迁居纽约,立即给她所热烈崇拜的哈定参议员写了一封信(早年她通过其父认识了哈定),请他帮忙找个职业,哈定同意在一次去纽约时会见她。第一次相会了,虽说哈定未能帮助她找到职业,但是,当他们在曼哈顿旅店她的房间里相聚了好几个小时以后,他却把30美元塞进了她的长统丝袜里。
从此以后,哈定便开始慷慨大方地供养她。随着两人关系的发展,1919年他们在参议院哈定的办公室里发生了暧昧关系,并生了一个女孩,取名伊丽莎白·安·克里斯蒂安。后来,哈定当了总统,仍是如此这般。每次约会,他们常常喜欢躲藏在一间与总统办公室相连的小房间里。虽说哈定夫人十有八九知道他们这种不正当的关系,但由于政治原因没有声张,长期忍气吞声,也难怪白宫里的仆役们常常为总统与妻子之间的激烈吵闹而反感。
个人影响
1921年4月12日在国会的一次联合会议上说,美国“将不参加”国际联盟。这位新总统对国际联盟的拒绝,赢得了主要来自他的美国共和党伙伴的热烈掌声。而这一国际组织是前任总统、美国民主党人威尔逊所竭力倡导的。在拒绝国际联盟的同时,这位总统保证,他的政府将与那些想组成一个他称为非政治的国家联合体,以及想使惨遭战争蹂躏的欧洲国家复兴的外国政府合作。
对美国来说,哈丁总统也不是什么好事都没有做。由他倡导、由国务卿休斯策划筹备召开的有关限制军备的华盛顿会议就是一件。这次会议是1921年11月至转年2月召开的。会议达成了美、英、日、法、意限制战舰吨位的协定,规定五国战舰、巡洋舰、航空母舰的比率为美:英:日:法:意--5。5:3。1·75。1·75。这个协定限制了英、日的军事力量,推迟了美国与日本海军激烈竞争的时间,同时还导致了《四国公约》和《九国公约》的签订,从而继续维护了“门户开放”政策。
美国报刊曾就如何评价历届总统在美国学者中进行过调查,结果是哈定三次被列为美国最糟糕的十个总统的第一名。
个人生活
情感生活
1891年与一位富商女儿弗洛伦丝·克林·德沃尔夫结婚。
1905年春与有夫之妇卡里·富尔顿·菲利普斯开始有暧昧关系。他们的关系一直持续到1919年。
健康状况
1923年8月2日去世。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人物生平
早年经历
从政经历
人物事件
风流政客
个人影响
个人生活
情感生活
健康状况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