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期货交易所的前身是1977年开始运营的
香港商品交易所。香港商品交易所起初经营
原糖和棉花交易,1979年开始大豆交易,1986年5月恒生指数期货合约开始交易,交易量迅速超过其它合约,占1987年总交易量的87%。
香港特别行政区商品交易所最初每5年进行一次检讨,1982年的检讨认为其经营并未获得成功,1984年对交易所改组和对管理条例修订后才重新牌,将香港“商品”交易所更名为“期货”交易所,并把恒生指数期货定为
期货交易的头类合约。1998年恒生指数期货和
期权合约交易量占市场总交易量的90%以上。目前在香港期货交易所上市的还有红筹股票指数、个股等金融品种的期货和期权。由于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有着发达的
外汇市场、金融衍生品市场、
股票市场、
债券市场、资本市场和黄金市场,因此,香港期货交易所有着广泛的发展前景。
经历过多次牛市、股灾,与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
香港特别行政区证券市场渐趋成熟。1999年,当时的财政司司长曾荫权公布,为香港证券及期货市场进行全面改革,以提高香港的竞争力及迎接市场全球化所带来的挑战。建议把
香港联合交易所(联交所)与 香港期货交易所(期交所)实行股份化,并与
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香港结算)合并,由单一控股公司 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香港交易所,港交所,香港交易所)拥有,当时联交所共有570家
会员公司。2000年3月6日,三家机构完成合并,香港交易所(HKEx: 0388)于2000年6月27日以介绍形式在联交所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