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应生
清代汉调名伶
米应生(1780—1832),字石泉,号桃林,小名喜子,祖籍江西金溪。时人以其职业和声望,又尊称为“米戏官”。崇阳县大白乡麻石米家人。
米应生为清嘉庆、爱新觉罗·旻宁时期的汉调名伶,工生行,对汉调皮黄声腔的发展以及对初期京剧的形成和发展均作出了重大的贡献。其事迹已载入《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米应生幼年家里极贫,为谋生计,入徽戏班学艺,以擅长生角称,十二、三岁业成名就。他业成时,正是叶堂完成汇集流行昆曲和时剧的《纳书楹曲谱》的1792年,这为米应生合成京剧打下了基础。业成后的米应生,为了扩大眼界,搭江湖班演艺四方,搭入“春台”徽班后,米将汉剧“会计姑娘”注入剧目,并成为“台柱子”。徽戏与汉剧的完美融合,春台班因此名声鹊起。
艺术生涯
乾隆末年,拥有“台柱子”米应生的“春台”徽班进京演唱。年仅19岁的米应生,首场以关羽戏《破壁观书》亮台,在京声名大振。米应生的关公戏除《破壁观书》外,还有《古城会》《战长沙》《走麦城》等,他身材高大,吸一口烟便使脸色涨红,无需化妆,嗓音洪亮,犹如虎啸,活像传说中的关公,每至皇宫演出,深受皇帝及皇族的赞赏,有“无米不开台”之说。以致赏赐官品,并“岁倜白金七百两”。
米应生在京享有声望时,他和他的同伴们把来自四面八方的、历史留下来的各种剧曲结合起来,集众家之长,形成一种更加完美的剧种。他把昆曲、汉剧、弋阳、京、秦、秦腔这些在北京剧坛活跃的剧种融合起来。把“会计姑娘”唱腔、南梆子唱腔、四平调、高拔子、吹腔等生成新的剧种,完成使命,产生了京剧
晚年生活
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米应生因演戏而积劳成疾,常呕血,故自京师返里,在崇阳洋泗桥(现灌溪白泉)建房安家十三载,在家设科授徒,叩门拜颜者络绎不绝。为使求教艺人来往方便,米应生还自修了一条约三华里的石板路,直通县城。当时鄂南、赣西、湘北的汉剧名伶,大多出身其门下,其对汉剧事业的提高和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后世纪念
米应生故居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位于崇阳县,共有两处,一处就在白霓镇浪口村,是其出生及少年时期生活的地方。浪口村米氏故居,始建于清康熙,坐西朝东,四合院式布局,一进三重,有门厅、中堂、后堂和厢房,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
人物评价
李登齐著《常谈丛录》中称他每登场,声曲臻妙,而神情逼真,辄倾倒其座,远近无不知道有米喜子者,即高丽琉球王国诸国之来朝贡或就学者,亦皆知而求识之。
参考资料
米应生.湖北文化地图.2024-08-19
京剧创始人之一——米应生.微信公众平台.2024-08-19
目录
概述
人物经历
早年经历
艺术生涯
晚年生活
后世纪念
人物评价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