寇治(458年-525年),字祖礼,出生于北魏上谷郡昌平县(今北京市昌平区)。他是北魏时期的将领,曾任幽州刺史寇臻的儿子。寇治的职业生涯始于中散平宪,后来担任过洛阳县令、步兵校尉、鲁阳太守等职务。他在魏宣武帝去世后被任命为将作大匠,随后晋升为前将军、东荆州刺史。在任期间,他因政绩显著而受到赞誉。然而,在担任河州刺史期间,由于却铁匆的反叛活动,他被控犯有多项罪名并因此被免职。尽管如此,他最终还是获得了赦免,并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的头衔。正光六年正月,寇治率领军队前往三鸦镇平定蛮族的反叛行动,在战斗中不幸身亡,享年六十九岁。他被追赠为卫大将军、七兵尚书、雍州刺史,谥号为昭。他的儿子寇朏之后来继承了他的爵位。
人物经历
寇治最初通过家族背景进入仕途,成为中散平宪,并担任舞阴太守。此后,他被提升为洛阳县令,并转任步兵校尉。在世宗元恪去世后,寇治被任命为将作大匠。他还曾担任前将军、东荆州刺史,以及河州刺史。在河州任职期间,他因却铁匆的反叛活动而被控犯有多项罪名,包括贪污等,但在获得赦免后,他又被重新启用。寇治还曾在一段时间内兼任廷尉卿和尚书,但由于畏惧权贵,未能坚持正义。最终,他被授予金紫光禄大夫的头衔,并封为昌平县开国男。在他生命的最后阶段,他作为镇南将军、都督三荆诸军事、行台尚书,领导了一场针对三鸦镇蛮族的反叛行动,不幸在战场上牺牲。
人物评价
寇治以其孝顺和忠诚而闻名。他在家庭生活中表现出了深厚的感情纽带,而在政治生涯中则展现了自己的勇气和决心。虽然他曾因害怕得罪权贵而有所妥协,但这并不影响他对国家的贡献。他的逝世是一次巨大的损失,但也证明了他在战场上的英勇无畏。
史籍记载
寇治的事迹见载于《魏书 卷四十二 列传第三十》及《魏故使持节卫将军荆河雍四州刺史七兵尚书寇使君之墓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