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芯熔化(meltdown)是指核反应堆温度上升过高,造成燃料棒熔化并发生破损事故。失去冷却水后,堆芯水位下降,燃料棒露出水面,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无法去除,随后温度持续上升会导致这种情况。这是
核电站可能发生的事故中最为严重的事态。
堆芯是反应堆的心脏,装在压力容器中间。它是燃料组件构成的。正如锅炉烧的煤块一样,燃料芯块是核电站“原子锅炉”燃烧的基本单元。这种芯块是由
二氧化铀烧结而成的,含有2~4%的-235,呈小圆柱形,直径为9.3毫米。把这种芯块装在两端密封的锆合金包壳管中,成为一根长约4米、直径约10毫米的燃料元件棒。把200多根燃料棒按正方形排列,用定位格架固定,组成燃料组件。每个堆芯一般由121个到193个组件组成。这样,一座压水堆所需燃料棒几万根,二氧化铀芯块1千多万块堆芯。此外,这种反应堆的堆芯还有控制棒和含硼的冷却水(冷却剂)。控制棒用银镉材料制成,外面套有
不锈钢包壳,可以吸收反应堆中的中子,它的粗细与燃料棒差不多。把多根控制棒组成棒束型,用来控制反应堆
核反应的快慢。如果反应堆发生故障,立即把足够多的控制棒插入堆芯,在很短时间内反应堆就会停止工作,这就保证了反应堆运行的安全。
堆芯熔化(meltdown)是指核反应堆温度上升过高,造成燃料棒熔化并发生破损事故。失去冷却水后,堆芯水位下降,燃料棒露出水面,燃料中的放射性物质产生的热量无法去除,随后温度持续上升会导致这种情况。这是
核电站可能发生的事故中最为严重的事态。
美国三里岛压水堆核电厂二号堆于1979年3月28日发生的堆芯失水而熔化和放射性物质外逸的重大事故。这次事故是由于二回路的水泵发生故障后,二回路的事故冷却系统自动投入,但因前些天工人检修后未将事故冷却系统的阀门打开,致使这一系统自动投入后,二回路的水仍断流。当堆内温度和压力在此情况下升高后,反应堆就自动停堆,卸压阀也自动打开,放出堆芯内的部分汽水
混合物。同时,当反应堆内压力下降至正常时,卸压阀由于故障未能自动回座,使堆芯冷却剂继续外流,压力降至正常值以下,于是应急堆芯冷却系统自动投入,但操作人员未判明卸压阀没有回座,反而关闭了应急堆芯冷却系统,停止了向堆芯内注水。这一系列的管理和操作上的失误与设备上的故障交织在一起,使一次小的故障急剧扩大,造成堆芯熔化的严重事故。在这次事故中,主要的工程安全设施都自动投入,同时由于反应堆有几道安全屏障(燃料包壳,一回路压力边界和安全壳等),因而无一伤亡,在事故现场,只有3人受到了略高于半年的容许剂量的照射。核电厂附近80千米以内的公众,由于事故,平均每人受到的剂量不到一年内天然本底的百分之一,因此,
三里岛事故对环境的影响极小。
二号机组:冷却系统停止运转,反应堆部分发生“堆芯熔化”,反应堆燃料棒一度完全暴露在水面以上,已排出蒸汽,当地时间2011年3月14日三号反应堆发生爆炸,导致二号反应堆建筑部分损坏,2011年3月15日反应堆外安全壳部分受损,可能发生“堆芯熔化”现象。
三号机组:2011年3月13日,反应堆丧失冷却功能,可能已出现“堆芯熔化”。之后采取释放蒸汽及注入海水措施。2011年3月14日发生
氢气爆炸,导致该反应堆厂房部分受损。2011年3月15日检测到该反应堆附近辐射量增高,2011年3月16日该反应堆区域冒出白色
烟雾病,反应堆安全壳存在毁坏的可能性。
四号机组:地震发生时反应堆正在进行维护检修工作,2011年3月15日起火,可能是反应堆乏燃料储存池发生氢气爆炸,无法观测到乏燃料储存池水位。16日放置反应堆的厂房起火,无法注水冷却该反应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