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心室
心脏的四腔之一
右心室是心脏的四腔之一。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为四腔最靠前的部分,壁厚约3~4mm。室腔可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流入道是右室腔的主要部分。入口为右房室口,口周围有3片瓣膜叫三尖瓣,有腱索牵拉向下连于室壁上的乳头肌。在心室收缩时,三尖瓣关闭,心室舒张时,三尖瓣开放,流出道上部形似倒置的漏斗,称动脉圆锥。上方有肺动脉口,口周围有3个半月形瓣膜,称肺动脉瓣。在心室收缩时,肺动脉瓣开放,使血液流入肺动脉,心室舒张时,瓣膜关闭阻止血液反流入心室。
解剖结构
1、右心室:
右心室呈底向右心房口,尖向下的三棱锥体形。在室腔内从右房室口至肺动脉口之间有一条肌性隆起,称为室上嵴。此嵴将右心室分为流入道和流出道两部分。
流入道是右心室的主要部分,室壁内面有许多相互交错的肌性隆起称为肉柱。其中有几个粗大而呈锥状的肉柱,叫乳头肌,一般为前、后、内侧三个。流入道的入口即右房室口,在口的前、后、内侧缘有三个近似三角形的瓣膜,称为三尖瓣。每个瓣膜的底附着于右房室口周缘的纤维环上(心骨骼),其尖或称游离缘,借腱索连于相邻的两个乳头肌上。当心室收缩时,血液推压瓣膜而封闭房室口,由于乳头肌的收缩和腱索的牵拉,使瓣膜不致翻入右心房,防止血液向心房逆流,保证血液的定向流动。如瓣膜、腱索、乳头肌和纤维环等其中任何一个功能失常,都将对血液动力产生严重影响。
流出道是右心室向左上方的突出部分,称为动脉圆锥或称漏斗部,其壁内面光滑无肉柱。流出道的出口即肺动脉口。口的周缘有三个半月形的瓣膜,称为肺动脉瓣。瓣的游离缘与血流方向一致,朝向肺动脉。当心室舒张时,由于已被压入肺动脉的血液逆流推压瓣膜,使三个瓣膜游离缘合拢而封闭肺动脉口,以防止血液逆流回右心室。
2、右心房:
右心房是心的四腔之一,是心腔中最靠右的部分。右心房分为前、后两部分,前部分称固有右心房;后部为腔静脉窦,静脉窦内壁光滑,上下分别有上腔静脉口和下腔静脉口。固有心房的前上部有一耳状的突出,叫左心耳,固有心房内壁表面不平滑,当心功能发生障碍,血流缓慢时,易在此形成血栓。右心房的前下方有右房室口,通入右心室。
右心房位于冠状沟右侧半的上方。前壁向前内侧突出为右心耳,内面有许多平行的隆起,称为梳状肌。后壁内面光滑,后上部有上腔静脉的入口,下方有下腔静脉的入口。下腔静脉口的左前方为右房室口,两口之间有冠状静脉窦的入口。右心房的内侧壁为房中隔右侧面,其下部有一卵圆形的浅窝,称为卵圆窝,它是胚胎时期使左、右心房相交通的卵圆孔闭合后留下的遗迹。若此孔由于发生上的原因而未闭合或闭合不全,即成为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之一。
形态学结构
右心室是心腔的四腔之一。位于右心房的左前下方,为心腔最靠前的部分。壁厚3~4mm,形似锥体形,分三壁、一底、一尖。底为右心房室口及肺动脉口所占。尖为海绵状心肌组织。右心室前壁为手术切开壁,此壁与胸壁相邻,壁远较左心室壁为薄,供应血管也少,便于切开。右心室按功能可分为右心室流入道和右心室流出道部分,两部以室上嵴为界,流入道是右心室的主要部分,入口为右心房室口。右房室口呈卵圆形,周径平均11cm,约可容3个指尖,口周围的纤维环上附有三尖瓣,分为前瓣、后瓣和隔瓣。在瓣的边缘和其心室面连有腱索,与从室壁突入室腔的锥体形乳头肌相连。右心室还有一束肌肉从室间隔连至右心室前壁前乳头肌的根部,称节制带或隔缘肉柱,内含有右心房室束的一部分,手术时应尽量予以保留。室上嵴为右心房室口与肺动脉口之间右心室壁上一个较宽的弓形肌隆起。流出道是右心室腔向左上方的延伸部分,形似倒置的漏斗形,壁光滑无肉柱,称动脉圆锥。其上端借肺动脉口通肺动脉干。口周围的纤维环上附有3个半月形的半月瓣,称肺动脉瓣。当心室收缩时,三尖瓣关闭右心房室口,血流冲开肺动脉瓣,使血液流入肺动脉。心室舒张时,肺动脉瓣关闭,三尖瓣开放,右心房血液流入右心室、再进入下一个心动周期
参考资料
目录
概述
解剖结构
形态学结构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