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泰元年(765),义军攻下
歙县,据赤山镇,设阊门县。朝廷诏划县六乡和浮梁县东北,委仁欢建县。朝廷遂划
黟县6乡和浮梁县东北,委仁欢建置新县。
唐
宝应元年(762),江南饥荒,民不聊生,歙人方清率饥民起义。永泰元年(765),义军攻下歙州,据赤山镇,设阊门县。仁欢聚本地武装数千人,攻剿
方清义军。义军营垒被击破,战败而退。歙州
刺史孙公绰上奏其事,朝廷授仁欢为
朝散大夫、石州(治所在今山西离石)刺史。
永泰二年(766),方清战败牺牲。仁欢以赤山镇赋役繁难不便,奏请建县。朝廷诏划黟县六乡和浮梁县东北,委仁欢建县。仁欢统筹规划,“方其街如田字,曲其水如之字,井列七星,桥分八卦,城环百武,门通七乡”(《吴氏重修宗谱·尤侯建县右吴公祠碑铭》),以志和祖基为县治,改镇为县,合祁山、阊门二景曰
祁门县。事成,朝廷仍命知石州事,从政二年,以父母年老上表乞回乡任职,朝廷恩准带
刺史俸知祁门县事。仁欢在任9年,百姓安居乐业。后升郑王府
长史,辞不就,隐居县西武陵。
元和二年(807),卒于乡,终年80岁。
李豫宝应元年(762),江南饥荒,民不聊生,歙人
方清率领饥民起义,
永泰元年(765),攻下
歙县,杀死歙州刺史庞睿,占据黟县赤山镇,设置了阊门县。吴仁欢乘机而起,聚集本地武装数千人,配合官兵,第二年平定了方清起义。代宗下诏召他入朝,授予
朝散大夫、石州(治所在今山西离石)
刺史,恩赐紫金鱼带。
因赤山镇距黟遥远,赋役繁难不便,吴仁欢遂上奏朝廷,乞请改镇为县。朝廷遂划
黟县6乡和浮梁县东北,委仁欢建置新县。仁欢统筹规划,“方其街如田字,曲其水如之字,井列七星,桥分八卦,城环百武,门通七乡”,以
张志和祖基为县治,因境内有祁山、阊门二景,故命县名为“祁门”。事成之后,朝廷仍命其知石州事,但是吴仁欢为了不远离自己的乡土势力,借故父母年老,请求回家乡任职。朝廷同意他带着刺史的官俸去任
祁门县县令,于是吴仁欢就成了祁门建县后的第一任县令。
吴仁欢在任上颇注意对百姓的安抚,使百姓在兵荒马乱、流离失所的长期痛苦生活中得到一些休养生息,他因此逐渐得到祁门百姓的拥戴。9年后,朝廷又升吴仁欢为郑王府
长史,但他自觉年事已高,精力减退,坚决辞位归田。
据说祁西
武陵源区,原名松林源,吴仁欢胞兄吴仁政性爱山水,一日游至此地,遇一老叟引入山林,手指山巅一亭说,八仙之一的
蓝采和曾在此吹笛。吴仁政认为这是
仙人指点,又爱这里山林清幽,遂与吴仁欢携子来此筑庐定居,过着耕读的隐居生活。
吴仁欢死后,
祁门县百姓在武陵源建了“吴长史祠”纪念他,后祠迁至县城。自唐至清,祭祀不断。(摘自《祁门风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