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草加工是指将新鲜牧草通过特定工艺加工成干草、
青贮草或半干贮草的过程。这种加工可以提高牧草的储存性和利用率,方便运输和饲喂,对于
马类和反刍类家畜来说,这些加工过的牧草是冬季的主要饲料来源,在全年的饲料平衡中起着重要作用。在畜牧业发达的国家,牧草加工产业规模庞大。
干草是经过
脱水干燥至标准含水量(一般为14-17%)的牧草。含水量过低会导致牧草破碎,过高则可能引起霉变。除了直接饲用,干草还可以加工成干草粉或其他饲用产品。适合加工成干草的牧草种类丰富,其中以
紫苜蓿、红豆草、
红车轴草、箭筈豌豆、燕麦、
苏丹草、
黑麦草、
无芒雀麦以及
禾本科豆科混合牧草最为适宜。最佳的刈割时期因牧草种类而异,禾本科一般在抽穗期,豆科则在孕穗至开花期。如果在种子成熟后再刈割,牧草的营养成分通常会减少50-70%。优质的豆科干草营养价值接近于精料,而禾本科干草的整体营养价值与豆科相似,但粗蛋白含量相对较低。干草的干燥方法包括自然干燥和人工干燥。自然干燥是传统的简易方法,利用阳光晾晒牧草使其水分降至标准水平,随后堆垛或压捆贮存。人工干燥则是通过控制温度和通风条件快速干燥牧草,使其保持高达90-95%的新鲜度。这种方法可以使鲜嫩牧草的价值超过精料,成为优质蛋白质-
维生素补充饲料。在寒冷地区,可以通过推迟牧草播种时间,使得
霜冻期与牧草抽穗或开花期相吻合,从而获得高品质的冻干草。不同国家对干草品质有不同的分级标准。
青贮草是通过发酵处理得到的产品。在
厌氧条件下,
DL-乳酸菌产生的乳酸会使牧草的pH值下降至4.2以下,从而防止其他微生物的生长,确保牧草中的营养物质能够长时间保存。青贮草的营养损失小,消化率高,且富含水分,具备多汁饲料的特点。制作
青贮饲料草的方法是将刈割后的牧草切碎,均匀铺放并压实,然后储存在青贮塔或青贮壕中,让其自然发酵约一个月。青贮塔依靠牧草自身重量压实,而青贮壕则使用人力或机械逐层压实。完成后,应覆盖塑料薄膜,并在青贮塔上加盖或在青贮壕上覆盖5-10厘米厚的土壤进行密封。另一种常见的方法是将切碎的牧草装入
塑料袋中,填满后压紧并扎口或抽出空气封口,同样可以让其发酵。为了制作高质量的
青贮草,建议选择含糖量不低于1-1.5%的牧草品种。若含糖量较低,则需要与其他易于
青贮饲料的禾本科牧草一同存放,或者添加糖、蜂蜜等酸性添加剂。优质青贮草的pH值应在4.2以下,具有香味,颜色为深绿或浅褐。
半干贮草是由经过初步晾晒的半干草切碎后,压紧并在青贮设施中密封制成。由于半干草自身的生理干旱特性,能有效抑制
腐败菌和产酸菌的生长,而密闭环境又能阻止
霉菌的繁殖,因此能够长期保存。半干贮草的水分含量大约在45-55%之间,介于干草和
青贮草之间,而干物质含量则比青贮草高出一倍以上。由于发酵程度较轻,营养物质损失较小,所以其适口性和营养价值均优于干草和青贮草。制作过程中,首先需要将刈割后的鲜草晾晒至50-60%的含水量,然后再按照青贮草的制作方式进行操作,但需要注意的是,密封的要求更高。半干贮草的质量主要取决于粗蛋白、粗纤维、胡萝卜素和酪酸的含量。
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牧草叶蛋白技术为牧草
加工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方向。这一技术的具体流程是将鲜草切成短段,通过压榨获取绿色汁液,再经过
DL-乳酸发酵形成凝固的叶蛋白,可以用作猪、鸡等动物的
蛋白质饲料。同时,压榨出的牧草饼可以直接饲喂反刍家畜,也可以加工成
青贮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