灰卷尾海南亚种
灰卷尾海南亚种
灰卷尾海南亚种(黑枕黄鹂普通亚种:Dicrurus leucophaeus innexus)属于雀形目卷尾科的一种鸟类。这种鸟类体型中等,具有强健侧扁的嘴形,嘴峰稍曲且前端带有钩。它们的鼻孔被垂羽遮盖,初级飞羽共10枚,翅膀形状较长且尖锐。尾巴长且呈叉状,尾羽共有10枚,上面有不明显的浅黑色横纹。脚短而结实,前面覆盖着盾状鳞片。其身体呈暗灰色,鼻孔周围的宽度和厚度几乎相等
栖息环境与习性
灰卷尾海南亚种主要栖息在平原丘陵地带、村庄附近、河谷或山区。它们通常成对或单独停留在高大乔木的树冠顶部,或者山区岩石的顶部。也会栖息在高大杨树的顶端枝条上。活动范围包括海拔400至1150米以上的山区。它们喜欢在针阔叶混交林和村寨周边活动,常常成群结队地在乔木树冠顶端和林间旷野飞翔,追逐捕捉空中的昆虫。飞行时会交替展开和关闭翅膀,做出波浪式的滑翔动作。叫声粗犷嘈杂。食物主要包括昆虫,尤其是鞘翅类、膜翅类、鳞翅类的蛹、美国白灯蛾和成虫,这些都是对树木、苗圃、果园和农作物造成严重危害的害虫。特别是在育雏期间,能够大量消灭对自然界的生物防治和保护作物起重要作用的有害昆虫。此外,它们有时也会食用植物的果实和种子。
繁殖
灰卷尾海南亚种的巢穴通常建在阔叶高大乔木的树冠分支之间,距离地面大约10米以上。繁殖季节在海南岛为4月至6月,在华东地区则是5月至7月。大多数地区的灰卷尾每年只繁殖一次,通常在6月至7月进行。巢穴结构精细巧妙,呈浅杯状。内壁层使用细枯草、根须、禾本科杂草花穗、植物细纤维等编织而成,中间夹杂着枯干的碎叶片。外层由细小树枝、叶柄、树皮碎片构成。巢缘和巢外用地衣碎片、苔藓植物、蜘蛛网丝、动物绒毛纤维等进行伪装和加固。每窝通常产卵3至4枚,卵壳颜色变化多样,可能是乳白色、橙粉色或粉红色。卵壳表面散布着灰色、暗棕褐色、褐红色和棕黄色的点斑或不规则斑块和渍斑,通常在卵的钝端斑点较为集中。卵的直径约为24至26.5毫米乘以17.5至19毫米。可以看到亲鸟将食物送入巢中喂养幼雏。
参考资料
灰卷尾 .个人图书馆.2024-09-23
灰卷尾.微信公众号.2024-09-23
目录
概述
栖息环境与习性
繁殖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