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太华山记》是明代文学家
徐霞客创作的一篇散文,收录于《滇游日记一》。这篇游记详细描述了徐霞客游昆明西山的经历,包括参观
华亭寺、
太华寺、罗汉崖等地,并对沿途的自然景观和人文遗迹进行了详细的描绘。
徐霞客从
云南省省会
昆明市出发,向西南方向行走二里后乘坐小船,两岸是广阔的田野。随着船只前行,视野内的稻田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茂盛的芦苇,此时已身处
滇池的
草海区域。继续行驶十里后,船只驶入一条狭窄的河道,两侧的芦苇将河面遮蔽,让人几乎察觉不到这是滇池的一部分。这条河道被称为草海。河道非常狭窄,远远望去,可以看到西山山脉蜿蜒曲折,其中一处陡峭的山崖上坐落着罗汉寺。又向西航行十五里后,
徐霞客在高峣停泊,离开了船只。高峣位于西山中部的一个
洼地处,南北两侧的山丘都向东延伸,唯独中央部位向西弯曲,使得这里的水流也向西流动。这里有数百户人家依山傍水而居,是通往滇西地区的主干道。高峣北侧有一个叫傅园的地方,再向西五里的地方是碧鸡关,这是前往安宁州的道路。从高峣向南步行,首先到达的是杨
太史姓祠,
聂氏宗祠南侧是华亭寺和太华寺所在的区域,一直到罗汉寺,也就是碧鸡山南侧的悬崖峭壁所在之处。碧鸡山从西北向东南绵延,进耳等山峰则从西南向东北延伸,这两条山脉在此交汇,形成了西山中部的
洼地,因此道路从这里通过,并设置了关口,高峣实际上是一个重要的水运码头。
徐霞客向南行进一里后,在太史祠用餐。之后他又经过了一个村庄,随后向西南方向登山,总共走了三里路程,来到了华亭寺。华亭寺面向东方,后面是一座陡峭的山峰,前面则是草海。从寺南侧的门出来,沿着山路向西前进,向南翻越山坡,进入了山谷。大约走了二里路程,他来到了一个东南方向的
山脊,这是一条连接华亭寺和太华寺的山脊。继续向南攀登,山势变得更加陡峭,太华寺坐落在山谷的东侧,与徐霞客所处的位置相对。但是,要想真正欣赏到太华寺的美景,必须要先走到山谷的西侧,然后再向东转出山谷。山谷中有两条瀑布从岩石中奔泻而出,景象极为壮观。走出峡谷后,
徐霞客又向东绕过山口,走了大约一里路程,这时他看到了下方的太平寺。继续向南行进一里,他就到达了太华寺。太华寺同样面向东方,殿前的台阶两侧种植了许多
山茶,其中一棵尤为巨大。从前厅向南穿过走廊进入阁楼,阁楼面向
滇池。尽管如此,这里的景色仍然不及罗汉寺南侧的滇池风光。
徐霞客从太华寺南侧的门出来,稍微向南下行,沿着山谷向西走去。又向东转弯,走了大约一里半的距离,向南翻越了一座山岭。这座山岭从西山最高的位置向东延伸,有一条直达山顶的大道,这是登顶的路线。
徐霞客选择了另一条路线,从东南方向下山,再次向南转弯,遇到了一块嶙峋的岩石。他选择从岩石的北侧向下,沿着陡峭的山壁跳跃,顺利完成了这段旅程。山壁上的纹理和花朵让他感到新奇,这些是他从未见过的。他熟悉的是牡丹,但在这个地方,牡丹的枝叶分散,遍布在岩石的缝隙中,这种景象在他看来是非常独特的。他还发现了一些结籽的植物,它们的果实外部呈绿色,内部呈红色,这也是他在其他地方未曾见到过的。由于地理位置偏远,当地居民并不知道如何采集和鉴别这些植物,只是简单地将其视为山间的野生药材。
徐霞客继续向上攀登,最终到达了山顶,那里有许多石笋,仿佛一朵朵出水芙蓉般散布在地上。站在山顶上,他向南方眺望,只见一座更高的山峰矗立在那里,这是南端的海口山。从山顶向东下降了大约二里,他已经接近了
金线泉上方的位置,于是他决定在高耸的山崖上观赏黑龙池。
徐霞客返回抱一宫,询问前往山顶黑龙池的路线。得知必须先向北前往
华山中部,然后再向南转。黑龙池实际上位于金线泉的顶部,但由于山势陡峭,难以攀爬。
徐霞客决定从危险的山崖上穿越裂缝,尽管山壁陡峭,但他成功地跳过了所有的障碍。山壁上的花纹和花朵千姿百态,这些都是他以前从未见过的。他所熟知的牡丹在这里也非常独特,枝叶纷乱,布满了岩石的缝隙。这些牡丹的果实下垂,外表绿色,内部红色,这也是他在其他地方不曾见过的。由于距离遥远,当地的居民并不了解如何收集和鉴定这些植物,仅仅将它们看做是山间的野生药物。徐霞客继续攀登,终于到达了山顶,那里有许多石笋,就像出水的莲花一样,均匀地分布在地面上。他站在山顶的边缘向南看去,发现有一座更高的山峰,那就是南端的海口山。从山顶向东下降了大约二里,他已经接近了
金线泉上方的位置,于是他决定在高耸的山崖上观赏黑龙池。
昆明太华山,又称碧鸡山,位于
昆明市西南、
滇池西岸,自元代以来也有
西山之称。它是滇池风景区的主要景点之一,自古以来便是登山观海的胜地。北段为层叠的
土山,山深林密;南段为陡峭的石山,雄阔壮美;山上开发较早,寺庵众多。
崇祯十一年(1638年)五月初十日,
徐霞客从
云南省胜境关进入云南,驻足昆明,此后在滇东、滇南追踪
南盘江转了一圈。《游太华山记》是徐霞客游昆明西山的游记,见《滇游日记一》。徐霞客游
华山的时间约为当年的六月。明代的通行条件与现今有所不同。徐霞客乘小船横渡
草海,在高峣登陆,参谒太史祠,之后游览了山腰的
华亭寺、
太华寺、罗汉崖;从千步崖下到龙门村,沿湖岸向南考察
金线泉;又攀上小石林,寻找黑龙池,登上了绝顶美女峰。徐霞客的搜索范围广泛,足迹遍及,让后来的人们为之惊叹,《游太华山记》成为了古代记述西山最为详尽的游记名篇。“如蜂房
燕条,累之欲堕”的建筑群,“到此始扩然全收水海之胜”的景致,至今依然可见。不过,他所记载的
滇池珍品“
金线鱼”以及
西山区“绝遘”
野牡丹如今已十分罕见。
徐霞客的旅游考察,启发了后代扩大了西山的旅游开发范围。近年来,
昆明市园林局在龙门附近打通隧道,使游客能够追随徐霞客的脚步,游览“石萼骈丛”的小石林,登临绝顶美女峰。
徐霞客(1587年1月5日—1641年3月8日),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
汉族,明南直隶江阴(今江苏
江阴市)人。明代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探险家。21岁时开始专注于旅行,历经30多年的艰辛,足迹遍及现在
中原地区的19个省份。他的研究成果,按照日期记录,去世后由季会明等人整理成《
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在地理学方面的重大贡献包括:对
溶洞的详细考察、记述和研究,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纠正了古代文献中关于中国水道源头的一些错误说法,如否定了“
岷山导江”的传统观点,确认了
金沙江作为
长江上游的事实;对火山、地热等各种人文地理现象进行了细致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