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力峰,1957年10月出生,女,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1982年毕业于
吉林大学物理学院,2020年获评
欧洲科学院外籍院士。现任
苏州大学FUNSOM研究院特聘教授,
德国明斯特大学兼职教授,2021年加盟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澳苏先进功能材料联合中心)。在
物理化学领域长期从事界面与分子相互作用对分子组装及反应调控的机制研究。
人物经历
迟力峰,1957年10月出生,1982年在
吉林大学物理系获
学士,1985年在吉林大学化学系获硕士学位,1989年于在德国Goettingen大学获博士学位,1990至1993年在德国美因兹大学和BASF公司从事博士后研究。1993年至2003年担任
德国明斯特大学组长/讲师,1997-2000年获德国
北莱茵-威斯特法伦州教授资格奖学金(Lisa-Meitner奖),1999年获基金委“海外青年合作基金”(杰出青年B类)。2000年在德国明斯特大学取得教授资格,2004年至2014年任德国明斯特大学物理系教授。2003年至2011年任
吉林大学超分子材料与结构国家重点实验室双聘教授。2012年加盟
苏州大学FUNSOM研究院任特聘教授。2021年11月,当选中国科学院化学部院士。2021年加盟
澳门科技大学澳门
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
主要成就
科研成就
迟力峰揭示了分子组装和单键反应的规律,从单分子层面上获得了对表面物理化学过程和表面在位化学反应的新认知。她率先提出利用界面和动态过程调控分子聚集的方法,构建宏观尺度下亚微米周期性结构,为解决组装体系难以长程有序的基本科学问题提供了新途径;利用金属单晶表面的结构及
催化效应,在温和条件下实现
正构烷烃的聚合,提出了分子在表面上选择性活化和偶联的新策略 。
2004年3月,以外聘教授的方式在
吉林大学的超分子结构与材料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现超分子结构与材料国家重点实验室)组建了“纳米压印与组装功能体系”研究组,从事于纳米压印与组装功能体系的研究,率先在国内开展纳米压印与超分子体系相结合的研究。迄今组内已有研究生16名,建组以来,先后在Adv.Mater.,Adv. Func.Mater.,Small,
欧文·朗缪尔等学术杂志上发表论文16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8项,授权2项。
(1)发展完善构筑表面微纳结构的方法。表面微纳结构的实现有两种途径,即自上而下(top-down)和自下而上(bottom-up)。我们将致力于不同方法的结合,实现表面多重尺度的结构化并理解其机理。
(2)功能材料在结构表面的组装行为。研究功能材料在结构表面的组装行为、选区生长、
物理性质及器件的研究,发展与现代微加工技术相比配的适用于分子材料器件化的新型技术,为有机半导体及分子器件的构建提供新思路和支撑技术。
(3)表面在位
化学(On-Surface
化学超男子)。表面在位化学是近几年刚刚发展起来的实现可控稳定分子功能结构的新方法。我们已经证明,表面结构对分子在其上的反应与聚合起决定性作用。我们将致力与机理研究,并构建功能性分子体系。
(4)表面结构及性质表征。以原子力
显微镜(AFM)和扫描隧道显微镜(STM)为主要方法,在原子分子分辨水平上对分子组装、表面结构及性质做系统表征,并发展新方法。
根据2021年12月
中国化学会网站显示,迟力峰先后在包括《科学(Science)》《自然(Nature)》等杂志上发表论文400余篇,为9本专著撰写章节,主编Wiley纳米丛书专著一部,主编《
中国科学》表面分子与超分子专刊一册。
根据2021年12月中国化学会网站显示,迟力峰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计划重大、重点项目,基金委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国家科技部重点研究任务项目等 。
根据2021年12月
中国化学会网站显示,迟力峰先后获得授权发明专利8项 。
人才培养
迟力峰认为,做科研最关键的是要有兴趣,有了兴趣才能坚持下去 。
2018年,迟力峰指导的博士毕业生杨标获得了
慕尼黑工业大学基金会奖学金(TUFF奖学金)的资助,前往德国慕尼黑工业大学进行博士后研究 [10]。2018年,迟力峰指导的博士毕业生孙科伟获得
日本学术振兴会(JSPS)外国人特别研究员基金,在日本国立材料研究所(NIMS)进行博士后工作;指导的吉鹏辉获得真空镀膜基金会(SVC-F)研究生学术奖学金。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迟力峰在表面分子科学领域中有突出的贡献。 在单键水平上诠释了
化学键成键、断键及分子相互作用的过程,对中国表面物理化学的发展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中国化学会评)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