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马斯·伯恩哈德(Thomas Bernhard,1931年2月9日—1989年2月12日),
奥地利作家,主要作品有《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
历代大师》等。
人物经历
1931年2月9日,托马斯·伯恩哈德生于荷兰海尔伦,他是赫塔·伯恩哈德和木匠阿洛伊斯·楚克尔施泰特的私生子,同年秋天,还是婴儿的托马斯就被送到外祖父母家寄养。其母亲赫塔·伯恩哈德亦为作家约翰·弗罗伊姆比希勒的私生女,木匠生父不仅将托马斯母子两人遗弃,更从未认下自己的儿子。
1935年,托马斯·伯恩哈德的母亲结识剃头匠埃米尔·法比扬,次年成婚,随夫迁居
巴伐利亚州。他的生父则另娶,并于1940年在柏林自杀。少年
伯恩哈德·爱因斯坦与母亲同住,但关系紧张,被送入工读学校。
二战后,
奥地利重新成为一个独立国家,伯恩哈德全家人被驱离,回到故乡
萨尔茨堡。
1947年,16岁的伯恩哈德放弃学业,进入萨尔茨堡的一间食品店作学徒。就在第二年,他染上肺病,之后的三年一直在多间医院接受治疗。
1949年,伯恩哈德开始写作,经由年长他37岁的寡妇黑德维希·施塔维阿尼切克的扶助,伯恩哈德终于成为全职作家。
1957年,伯恩哈德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世上和阴间》,成名作则是出版于1963年的长篇小说《严寒》,之后平均每年都有一两部作品问世。
1968年,在隆重的
奥地利国家文学奖颁奖仪式上,作为获奖者的伯恩哈德在致辞时批评奥地利,并引起一系列麻烦。同年伯恩哈德获安东·维尔德甘斯奖,颁奖单位奥地利实业家联合会放弃公开举行仪式,私下里把奖金和证书寄给了他。
1970年,伯恩哈德获德国文学最高奖——
毕希纳文学奖。
1972年,伯恩哈德获得弗朗茨·特奥多尔·乔科尔文学奖,他没有去拿那一万八千先令的奖金,而是让人把它作为对监禁者的救济汇给施泰因监狱。
1975年,伯恩哈德与
萨尔茨堡中国艺术节主席发生争论,次年因《原因》一书惹恼了萨尔茨堡牧师魏森瑙尔。
1976年,奥地利联邦商会因伯恩哈德发表的自传体作品《地下室》向他颁发联邦商会文学奖。
1978年,伯恩哈德在《
时代周报》上撰文批判
奥地利政府和议会。
1979年,伯恩哈德因不满
德国语言文学科学院接纳联邦德国总统谢尔为院士而声明退出该院,同年指名攻击总理
布鲁诺·克赖斯基。
1982年,伯恩哈德在一年里完成了三部书,记述了对他一生至关重要的三个人:大部分篇幅缅怀他外祖父的《一个孩子》、思念他最要好的朋友的《
维特根斯坦的侄子》,以及可以表现他与他的命中贵人斯塔维阿尼切克夫人之间关系的《水泥地》。
1984年,伯恩哈德的小说《伐木》因涉嫌影射攻击而被警察没收。
1989年2月12日,58岁生日后的第三天,托马斯·伯恩哈德在上
奥地利的格蒙登去世。依其遗愿,他与五年前死去的施塔维阿尼切克太太及其亡夫施塔维阿尼切克先生在同一个墓地下葬。遗嘱中亦规定,其未发表作品不得在奥地利发表,未上演作品亦不得在奥地利上演。
主要作品
创作特点
主题
疾病、精神错乱、封闭、孤独、死亡是伯恩哈德作品中的挥之不去的主题。他作品中的主人公常常处于封闭和孤独的生活状态之中。在伯恩哈德的作品中,可以感受到一种激烈的情绪,童年的被遗弃、少年时期的教育、战争、差点把他送进棺材的疾病,以至亲故的离去,都给了他深重的打击。他依靠写作独自面对这个世界,批判与死亡成为他书写的两大主题。他的每一部作品,仿佛都是死亡的操练:与死亡斗争,又与死亡和解,这是一个满身伤痕,即使到临了过上所谓幸福生活,也要通过批判来安抚痛苦和死亡伤痕与记忆的人。直到生命力快要衰竭的最后,他还是写出了振聋发聩、颇受祖国非议的剧作《
英雄广场》。他所批判的对象,涉及到国家的政治、宗教、文化、教育、艺术等等。似乎所有行业的人群,都能够从他的作品中获得愤怒和深思。
以破坏故事著称的伯恩哈德,他那有时也被称为小说的长篇散文当然没有起伏跌宕的情节,但是他对人们弱点的揄、对世间弊端的针砭、对伤害人性的习俗和制度的抨击、对人生的感悟,的确能吸引读者,让读者在阅读过程的每个片段都能得到启发。伯恩哈德的戏剧作品中主人公维护自尊自立、寻求克服生存危机的方式,不像他小说的主人公那样,把自己关闭在一个地方离群索居,或在广漠的乡村,或在一座孤立的建筑物中,不能不为一个计划、一个目标全力以赴,其结局或者怪诞,或者遭遇不幸和失败;而是运用仪式和活动,他们需要别人参加,而这些人到头来并不买账,于是主人公的意图、追求的目标往往以失败告终。
伯恩哈德的作品中常常出现冒犯和责骂,矛头所向从国家首脑到平民百姓,从政府机构到公共厕所,甚至还涉及已被盖棺论定的历史人物。几乎伯恩哈德所有作品中的主人公都有大段的对
奥地利国家激烈的极端的抨击,常常表现为情绪激动的责骂,使用的字眼都是差不多的:麻木、迟钝、愚蠢、虚伪、低劣、腐败、卑鄙,等等。矛头所向从国家首脑到平民百姓,从政府机构到公共厕所。首先这些责骂并无具体内容,而且常常最后推而广之指向几乎所有国家。其次这些责骂出自作品人物之口,往往又经过转述,或者经过转述的转述,是他们绝望地为摆脱生存困境而发泄出来的。第三,这些大段责骂的核心是针对与民主对立的权势,针对与变革对立的停滞,针对与敏感对立的迟钝,针对与反思相对立的忘记和粉饰,以及针对习惯带来的灾难和对灾难的习惯。所以,从根本上说,这些大段的责骂是作为艺术手段的夸张。但是其核心思想不可否认是作者的观点,这也是伯恩哈德作品的核心思想。
风格
伯恩哈德的作品富有音乐旋律,不仅来自篇章的音乐结构,而且产生于词句之中。首先,伯恩哈德的书素以独白长句为其特征,含有多重副句的长句起承转合,构成一个个单位,众多这样的单位组织在一起,便构成了跌宕起伏的旋律。其次,注重词句声响的营造,比如运用一些句子经过变形一再出现,制造出重复的声调;比如让一些句子通过重音、节奏和词组的对应押韵,增加文字的表现力度,类似于诗歌的韵律;再比如,遣词造句时注意根据内容选择运用悦耳的音素和不悦耳的音素。
因此读他的散文作品(亦称小说),的确需要像欣赏音乐作品那样,倾听每个章节、每个段落;注意主旋律和非主旋律。比如在《消除》中,读者如果仔细去品味,可以读出他通过书中人物诗人玛丽雅对
奥地利女作家
巴赫曼诚挚的情感,对其为人由衷的赞叹。在《水泥地》中,年轻的赫尔特不堪习惯力量的压迫,难以忍受国家官僚机构的冷漠,摔死在冰冷坚硬的水泥地上,给讲述者造成的震惊,让人联想到伯恩哈德得知巴赫曼在罗马突然死亡而感到的震惊。伯恩哈德独树一帜的文学个性,首先在于他形成了自己的富有音乐特色的语言。
伯恩哈德喜欢大量运用多级框形结构的长句,他的作品文字并不艰深,结构也不复杂,叙述手段新奇而不怪诞,但是,想完全读懂伯恩哈德实属不易,因为找不到一种尺度去衡量。如果说他的书中也涉及爱情的话,他决不表现情色和性欲,他的文字绝对干净。
获得荣誉
人物评价
能代表当代
奥地利文学的只有伯恩哈德,他同时也是
德语文学的核心人物之一。(德国文学评论家莱希-拉尼茨基评)
他(伯恩哈德)是奥地利文学的标尺,而其他人都是“其他”。无人能与他比肩。(奥地利作家、2004年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艾尔弗丽德·耶利内克评)
后世纪念
伯恩哈德去世后,在他的故乡
萨尔茨堡成立了托马斯·伯恩哈德协会,在
维也纳建立了托马斯·伯恩哈德私立基金会,他在奥尔斯多夫的故居作为纪念馆对外开放。无论在
德国还是在
奥地利,在纪念他逝世10周年暨诞辰70周年期间都举办了各种专题研讨会、报告会和展览会。为纪念伯恩哈德诞辰75周年,德国苏尔坎普出版社在已出版了35种伯恩哈德作品的基础上,于2006年又开始编辑出版22卷的伯恩哈德
全集。
参考资料
Warning: Invalid argument supplied for foreach() in
/www/wwwroot/newbaike1.com/id.php on line
3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