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带反气旋[(别称温带冷性反气旋(冷高压)]是指生成和活动于中高纬、温带地区的高气压系统。从气压场看是中心气压高于四周,并有闭合等压线的高压系统。从风场看,在
北半球高压区内,风绕高压中心作顺时针旋转。因此也称为反气旋。温带反气旋一般生成在高纬地区并由冷气团组成,在合适的
大气环流引导下,向南或东南移动。影响中、低纬地区,成为一次冷空气活动。有时 可达到
寒潮强度。所以,也称冷性反气旋。
温带反气旋的水平范围一般达几千公里,有时可占据我国大部地区。其生命史大体 分为:初生阶段,发展阶段和消亡阶段。温带反气旋从高纬向东南移动时,其前部由于与 暖气团相交,常常形成冷锋。所以,常有云系或风、雨天气。但当冷锋过境,受温带反 气旋控制时,特别在反气旋中心附近,则主要是晴好天气。冬季常会形成
霜冻。
冬半年大陆表面强烈辐射冷却,空气在大陆上聚集而形成冷高压。东亚的蒙古—西伯利亚高压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冷高压,它向偏东方向移动的特点是引起大规模的冷空气活动,导致所经地区形成大风降温天气。在冷空气前缘与暖空气交锋处,形成云雨天气,冷高压的主体到达地区维持晴朗天气。
交通部中央气象局曾规定,如冷高压活动过程中,冷空气入侵,使气温在24小时降温10℃以上,最低气温在5℃以下,同时伴有6级左右的偏北大风,作为发布
寒潮警报的标准。中国冬半年的全国性寒潮平均每年有3~4次。每年的3~4月是寒潮活动最频繁的季节,11月次之。全国性的寒潮一般于9月下旬开始活动,一直到次年5月才结束。每一次寒潮从爆发到结束(移出中国)约需3~4天。
夏季冷空气活动不可能达到寒潮标准,但24小时降温10℃还是有的。夏季冷空气向东南方向活动,它迫使暖气团抬升,促使水汽上升凝结成云致雨,是造成中国东部地区
降水的重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