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元梁(1938年3月25日-2020年1月11日),男,
汉族,籍贯
上海市嘉定区,中共党员,
哲学博士,中国著名的
马克思主义哲学家和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家,
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
1938年3月,出生于上海市嘉定区。1962年,大学本科毕业于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1962-1963年,在新疆
维吾尔族自治区建筑工程局设计院工作。1963-1978年,在
新疆大学政教系工作。1978-1981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哲学系攻读硕士研究生,获哲学硕士学位。1981-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1988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哲学博士学位。1988-1991年,在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工作,曾任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副总编辑。1991-2002年,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工作,曾任历史唯物主义研究室主任、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室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
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副会长等职。(1993年10月起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2002年12月,退休。2020年1月11日凌晨5时,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82岁。
吴元梁在《
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等报刊上发表论文、文章百余篇。出版专著有:《科学方法论基础》(1984)、《科学方法论基础》(增订本)(1991)、《科学方法论基础》(增补本)(2008)、《社会系统论》(1993)、《吴元梁哲学文集》(论文集)(2012);主编著作有:《精神系统和精神文明建设》(2004)、《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哲学基础》(2004)、《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上、下卷)(2010),《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史》(七卷本)(2018)等等。所获荣誉
吴元梁同志的研究得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界的高度评价。在历史唯物主义领域,作为国内第一批哲学博士学位获得者,他始终耕耘在学科的创新点和增长点上。他的专著《科学方法论基础》(增订本)于 1994年获哲学所优秀科研成果
二等奖;论文《论发展观和文化建设》于 2000年获中国社会科学院第三届优秀科研成果
三等奖。转向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后,他在哲学所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建设中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一个时期内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科普遍萎缩的情况下,他主持建立学术团队,培养中青年学者,坚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视角出发进行马克思主义哲学通史研究,在国内学术界独树一帜。作为相关课题的研究成果,吴元梁主编的著作《
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的演变》(上、下卷)多次获奖:2011年入选由国家新闻出版总署主办的第三届“三个一百”原创图书出版工程;2012 年在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史学会和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资源数据库共同举办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优秀理论研究成果”评选中获著作类
一等奖;2015年获哲学所第九届优秀科研成果专著类一等奖;2016年获第九届中国社会科学院优秀科研成果
二等奖。此外,他还多次承担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交办课题和研究任务,发挥了重要的社会影响。
人物评价 吴元梁同志政治立场坚定,热爱党和国家,多年来笔耕不辍。20世纪60年代,当时在
新疆大学任教的他在《哲学研究》1964年第4期上发表了论文《怎样理解“一分为二”和“合二而一”》。20世纪80年代以来,吴元梁积极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努力拼搏、只争朝夕的态度,满怀热情地投入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的阐释之中。他致力于历史唯物主义和
马克思主义哲学史研究,在科学方法论、社会系统论、当代科学技术革命的社会影响、经济哲学和经济伦理、马克思主义民主理论、马克思主义哲学形态等领域卓有建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