菌目属于
盘菌纲,这一目的植物多腐生于腐殖质丰富的土壤、植物残体或粪上。
盘菌纲的1大目。本目真菌
子囊盘常自菌丝发生,
子实层自始裸露或后期暴露,形状、颜色、质地和大小均有很大差异。子囊果盘状、杯状、钟状和羊肚状等;有的颜色非常鲜艳,可制成美丽的标本,有的则呈
褐色或黑色;通常以肉质为主,有时由易碎到革质,罕为胶质;大者直径10~20厘米,小者不足1厘米。子囊多为圆柱形至棍棒形,很少卵形;成熟时以盖开裂或缝裂强力射出孢子。子囊孢子多为8个,可少至2个或多至7000个以上;无色至褐色,很少紫色;外壁平滑或具有纹饰,两极和辐射对称。
本目真菌多腐生于腐殖质丰富的土壤、植物残体或粪上。人们对本目的许多成员了解不多,因而对它的任何分类都是尝试性的:
戴芳澜(1959)将此目分为5科,R.W.G.丹尼斯(1968)和R.P.科尔夫(1973)均将此目分为 7科,J.W.金布罗(1970)分为9科,J.M.特拉普(1979)分为12科,D.L.霍克斯沃思等人(1981)分为13科,O.埃里克松(1982)分为17科,均有145属870余种。本目真菌有的可食,少数有毒,与人类关系不大。
层菌纲的1目,又称非褶菌目。本目真菌子实体多种多样,大者重几十
千克,如
木蹄。小者如
伏革菌科一些种类的子实体好象涂在树枝上或倒木上的土褐色的薄层。其他种类的子实体有珊瑚状、猴头状、喇叭状、马蹄状、贝壳状、架状等。颜色有白、黄、红、紫、褐、黑等,其中白色者最多。在一定的
子实层里产生单细胞的棍棒状担子。典型的子实层产生于子实体的一面或各面(即周生)。子实层平滑着生于疣、瘤、珊瑚状分枝、齿或刺、菌褶上或菌管内。如果有菌管和菌褶,它们也与伞菌目的
牛肝菌和伞菌不同。子实层里主要是担子,另外,还有囊状体、刚毛、菌丝柱等不孕器官,因种而异。
绝大部分种类生于腐木上,一小部分种类生于腐殖质或土壤上;通常以腐生和兼性寄生为主,只有少数是寄生。本目是一个大而异型的目,所包括真菌种类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趋向比较复杂。E.J.H.科纳认为多孔菌子实体里的菌丝体系类型是分类的主要依据。M.A.东克(1964)将本目下分21科,P.H.B.塔尔博特(1973)分23科。本目有些种类是森林和经济树木的
病原菌,有些种类造成木材腐朽,使铁道枕木、木构桥梁、电杆等遭受严重的损害。但也有些种类是重要的
药用真菌和提取抗癌物质的重要资源。